首页> 恐怖灵异> 世子稳重点> 第680章 兄弟生疑

第680章 兄弟生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80章兄弟生疑
    今日告祭太庙时,赵佶也在群臣之中。
    他和群臣一样穿戴正式梁冠朝服,看着远处赵煦跪拜太庙先帝画像,旁边的赵颢万众瞩目,一字一句宣念祭文。
    可今日的赵佶却无心嫉妒羡慕。
    最近赵佶正陷入天大的麻烦之中。
    蜀地遂宁城的一首童谣,差点把他玩死。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随着童谣的内容被传到汴京,首先知道的是赵煦,然后是政事堂的大佬们,最后才是他。
    听到童谣的内容后,赵佶目瞪口呆,当场快晕厥,这首童谣简直是奔着要他命去的,若是官家信了,他赵佶不仅未来无缘于皇位,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而且不知为何,最近几日与他来往的朝臣也少了许多。
    以前的赵佶虽不至于人见人爱,但他工于书法丹青,文采不凡,爱好风雅,读书也是极为聪慧,故而许多朝臣都乐意与他来往,私下里常与他饮宴作乐,吟诗狎妓,舞弄风月。
    可最近几日,赵佶发现找他的朝臣少了许多,朝臣们似乎视他为蛇蝎,避之唯恐不及。
    赵佶知道,这全是因为那首童谣。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政事堂大佬们都知道的事,根本瞒不住汴京的官员们。
    如此严重恶劣的传闻,试问谁还敢跟他玩?
    大家以前聚在一起是爱好乐趣相投,比起普通的猪朋狗友不过是多吟了几首诗而已,大家根本不熟好不好。
    谁知道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背叛革命了呢……
    童谣里的主角啊,你特麽艺高人胆大啊,官家还没死呢,你就惦记上位置了?
    虽说也有许多聪明的朝臣清楚,童谣或许不是赵佶本人传出来的。
    可这种事是没办法讲证据的,不管是不是赵佶乾的,童谣既然传开了,就代表赵佶这个人很危险了。
    朝堂上当官的都是人精,对于危险的人和事,自然要远远避开,谁沾上谁倒霉,尤其是跟皇位有关的事。
    赵佶这几日待在郡王府里,大门都不敢出,战战兢兢等着赵煦召见质询,然而赵煦仿佛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似的,一直未曾召见他。
    赵佶愈发惶恐不安,整日揣度官家到底是何心意,童谣这麽严重的事,他连问都不问,究竟是胸怀大度不当回事,还是索性已把他赵佶当成了死人,懒得跟死人废话。
    当然,童谣不可能无缘无故散播开来,赵佶可以肯定是有人暗中构陷,为的就是离间他与赵煦的兄弟关系,给他的即位之路制造障碍。
    而炮制童谣的嫌疑人,赵佶几乎不用猜。
    至今他最恨,同时得罪最彻底的人,除了楚王父子还有谁?必然是他们。
    这几日赵佶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人都快疯了。
    终于在今日,赵佶以郡王的身份参与了告祭太庙仪式。
    仪式过后,赵佶见赵煦满脸欣喜回了宫,细细思忖一番后,赵佶觉得今日是个自辩的好机会,趁着朝廷收复燕云,龙颜大悦之时,赶紧在赵煦面前解释清楚,兴许赵煦一个高兴,不再计较了呢。
    于是告祭太庙后,赵佶第一时间赶到福宁殿求见。
    再不解释清楚,赵佶可就真成死人了。
    福宁殿内,赵煦与赵佶相对而坐,赵煦仍旧一脸亲切的微笑,看着赵佶的眼神仍如往常般宠溺,似乎与往常并没有什麽不同。
    赵佶小心地观察赵煦的表情,此刻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赵煦在他面前表现得像个脾气温和的兄长,他关心地询问赵佶最近读了什麽书,是否有佳作,劝诫他不要玩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免得玩物丧志,少去烟花风尘之地,莫坏了天家名声等等。
    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以前兄弟俩在一起时,赵煦也常常这样说。
    赵佶的心情愈发安定了,唯唯称是。
    良久,赵佶终于期期说到正事。
    「官家,臣弟今日是来解释……」
    话没说完,赵煦却笑了笑:「你是说蜀地遂宁城的童谣?呵呵,不必在意,朕知道,此事断非你所为,若你真是野心勃勃之辈,怎会到处宣扬,提前暴露自己的心思,这样的蠢货是坐不到这个位子上的。」
    赵佶长松了口气,眼眶不由泛红,哽咽到:「多谢官家信任。」
    但赵煦却叹了口气,递给他一份奏疏,道:「佶弟你再看看这个。」
    赵佶茫然接过,赵煦叹道:「朕知你是清白的,但童谣已经传开,天下人心动荡,终归是不妥,政事堂的宰相们都进谏,此事当迅速平息,否则于国不利。」
    「政事堂的意思是,佶弟既然已成年,也该正式封一字亲王了,这个『遂宁郡王』的爵号,不如去了吧,佶弟意下如何?」
    赵佶刚刚安定的心情陡然一凉,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脸色不由自主地苍白起来。
    封不封亲王,去不去爵号,其实赵佶并不在意。
    此刻的他明白了一件事。
    原来官家不是不在乎童谣,他终究还是对自己生了猜疑之心。
    否则不会斩断他与「遂宁」二字的关系。
    童谣起于遂宁,且有「蟒袍继,朱雀兴」的字句,而他赵佶又恰好是大宋未来的第一继承人,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实在太要命了。
    事关皇权与皇位,亲兄弟亦难免反目,更何况他与赵煦还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赵佶知道,一旦赵煦生了猜疑,短时间内这份猜疑的心思是不会消散的,而他以后只能更低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无辜。
    于是赵佶努力压下惊惧的心思,强笑道:「臣弟今日觐见,正有此意,臣弟已成年,确实也该封亲王了,请官家降下恩典。」
    赵煦对赵佶的反应表示很满意,点了点头道:「佶弟既然不反对,那便去了『遂宁郡王』的爵号,晋封『端王』,郡王府改为端王府,另增食邑千户,赐黄金千两,丝帛五百匹。」
    赵佶起身,恭敬长拜:「臣弟领旨,谢官家恩典。」
    赵煦含笑道:「佶弟放下心思,朕对你一如既往宠爱,你我是亲兄弟,自小一同长大,朕不会因为这点流言蜚语而寒了兄弟的心。」
    赵佶感激地道:「多谢官家明鉴是非,相信臣弟的清白。」
    赵煦嗯了一声,又与他寒暄了几句家常,赵佶才识趣地告辞。
    恭敬地走出殿外,赵佶总觉得后背发凉,仿佛有一道阴鸷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的后背,可他忍住不敢回头。
    赵佶离开许久,赵煦叫来了郑春和,淡淡吩咐道:「密令皇城司魏节,让他遣派暗探,潜入端王府,监视端王的一举一动。」
    郑春和心头一紧,急忙应命。
    赵煦顿了顿,又道:「楚王府上,也安排暗探进去。」
    郑春和这会儿已是头皮发麻,但他不敢表露丝毫情绪,依旧恭敬地领命。
    …………
    燕云,河间府。
    赵孝骞最近忙得两脚不着地。
    宋辽河间之盟签订后,更繁琐的事情还在后面,尤其是官员权力交接方面,更是大小麻烦不断。
    现在赵孝骞才知道,原来交接权力没那麽简单,各级官府的接替,帐目的清算移交,官仓府库的统计,还要安抚各地的百姓,区分汉人和辽人等等。
    赵孝骞忙得头都大了,很想撂挑子不干,可许将却拽着他死活不准他当甩手掌柜,逼着他亲力亲为。
    府衙正堂内,赵孝骞像被八百个女人榨乾的药渣,一脸颓靡不振地坐在桌案后叹气。
    「早知如此麻烦,当初就不该和议,索性跟辽军动手,一座城一座城地攻克,占领城池后哪有那麽多麻烦事,城里剩多少就是多少,自己拿一点,将士们分一点,其馀的交给朝廷……」
    许将瞥了他一眼,道:「混帐话,兵者,凶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眼下和议之后交接,已是最好的结果了,不过让你多费点心神主持交接,你便吃不得一点苦麽?」
    赵孝骞连连摇头:「我真的吃不了一点苦,要不接下来的事便交给冲元先生解决吧,您是状元公,这方面的能力比我强太多了。」
    许将冷笑:「甩手甩得越来越洒脱了,老夫会上你的当?」
    「你是一军主帅,河间之盟也是你一言而定,咱们大宋占了大便宜,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便宜算清楚,然后拿到手里,这很难吗?」
    赵孝骞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脸颊。
    这很难吗?
    多可恨的话,就像考完试后的学霸跟学渣对答案,学霸说「这很难吗」,学渣说「我特麽弄死你信不信,我在社会上认识人」……
    赵孝骞也很想说我在社会上认识人,认识的还不少,理论上认识十万大军……
    「朝廷派来的官员共计三百馀,大多是汴京的寄禄官,他们将奉政事堂之命散入燕云各地,接管燕云十六州的各级官府,此事有了他们应对,老夫和子安接下来会轻松很多。」
    许将停顿了片刻,突然叹道:「收复燕云皆是子安之功,可奇怪的是,这次官家却对子安并无封赏,至少目前还没等到官家的封赏圣旨……」
    「子安,这很不正常。」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叶风叶紫灵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一人之下:天师府出了个道剑仙? 被踢出宗门后,我一刀震九州 不败神婿 无上丹尊萧长风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偷听心声?当家主母靠玄学杀疯 乡野村花 离婚倒计时后:我从替身成了白月光? 被吃绝户后,我绝地反击! 娇妻死遁后,顾总白月光都不要了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穿书后爆红,带崽勇闯娱乐圈 我在官场顺风顺水,反派拿啥跟我争 我的系统整天都想让我秃头 平步青云!人刚重生睁眼在警车上 都市绝品高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