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858章 大力出奇迹 (第二更,求订阅)

第1858章 大力出奇迹 (第二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57章大力出奇迹(第二更,求订阅)
    不是铝合金,而是不锈钢!
    切洛梅的回答,让库塔霍夫元帅整个人都惊呆了,甚至说道:
    「什麽?你说什麽?你说他们是用不锈钢造的太空梭?」
    虽然苏联用不锈钢造了米格25战斗机,但是,库塔霍夫没想到会有人用不锈钢造太空梭,那样的话太空梭要多重啊!
    「是的,元帅,他们是用不锈钢造的太空梭。」
    切洛梅拿着照片介绍道:
    「将军,你看这张照片,从照片的色泽上可以得出来,他们是用不锈钢造的太空梭,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耐高温!」
    「耐高温……」
    库塔霍夫元帅看着手中的隔热瓦,说道:
    「你的意思是,他们不需要隔热瓦了?」
    「不是不需要,而是不需这麽厚的隔热瓦,他们使用的可能是一种可不需要反覆重贴的燃蚀型隔热瓦。」
    作为火箭权威的切洛梅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他仅仅只是通过有限的公开的照片,就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恰恰是美国用了几百亿美元以及14条人命换来的经验。
    太空梭之所以被淘汰。
    简单的说,理念太超前了!
    结果就是本应便宜好用的太空梭变得又贵又不安全。一开始美国人的打算是制造一个能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来降低使用成本。
    这个想法当然没有问题,太空飞行器使用成本里面,太空飞行器本身占大多数,燃料只占一小部分。如果每次只用添加燃料岂不美哉?
    每次的发射费用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就像普通飞机一样,一次制造,长期使用。
    但是造出来以后,使用过程中,问题可来了,这玩意使用起来费用可不止燃料啊。
    检修费用可比燃料费用多多了!
    主要原因是,当时人类的工业水平还不太够,材料,加工,微电子,都不太能够支持这个想法。
    首先,太空梭的主发动机每次飞行后都要拆下来,更换易损件和防护耗材,然后再重新装回去。
    所以不能频繁发射。原计划两周就能发射一次的太空梭一般半年都发射不了一次。
    而之所以需要半年,就是因为太空梭每次维修隔热瓦要花费超过6个月时间,甚至,导致14人死亡的两次太空梭的事故,都是由隔热瓦脱落导致的。
    除了那两次事故之后,亚特兰蒂斯号太空梭发生了一模一样的事故,但安全返航,因为脱落的隔热瓦下面正好是一个不锈钢天线,它的耐热强度远高于铝合金。马斯克正是看到了相关资料,才决定用不锈钢造星舰。
    由于不锈钢的耐热性更好,它的隔热瓦自然也没必要像太空梭那样高档,太空梭要求隔热瓦两侧温差1200度,星舰只要保证800度温差就可以,隔热瓦薄了,甚至还能抵消一点不锈钢的重量。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成功的经验,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时,李毅安就选择了拿来主义,直接指出不锈钢。
    它更廉价,更耐高温,自然也就成了太空梭的选择。再加上的新型的低成本,同时可保证高可靠度和低维护时间的隔热瓦,也是SEA太空梭研制的重点。
    这就是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的优点。
    甚至还要再加了太空梭的火箭发动机——甲烷机没有积碳,更有利于重复使用的优势,也是其中的优势。
    当然,这是细节,苏联的情报人员是无法获得这些设计细节。可是切洛梅还是靠着他个人的能力,推测出了一些答案,甚至窥探到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设计思路。
    不得不说,大神永远都是大神。
    听着切洛梅的解释,库塔霍夫元帅说道:
    「也就是说,他们的太空梭可能更结实,更有利于反覆使用是吗?」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元帅。」
    想了一下,切洛梅说道:
    「我认为,在航天技术上,SEA的路径更适合我们,美国的或许是最先进的,但是SEA更注重成本控制,他们可以用更少的钱,达成同样的任务,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正是切洛梅以及科罗廖夫等人最佩服SEA的地方,他们进行登月花费的资金甚至比苏联还要少,这简直就是奇迹的,而这正是成本控制的优势所在。
    「所以,你认为,我们应该依托他们的路径是吗?」
    库塔霍夫元帅看着一旁的UR700火箭,说道:
    「就是把这个太空梭装在UR700火箭的头部上,直接代替运载舱,太空梭送上太空是吗?」
    美国的技术路径很简单,就是开外挂——把飞机挂在火箭本身一侧。
    而SEA的则是传统火箭的思路,只不过是把火箭的运载舱,变成了太空梭而已。
    两者各有各的优点,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后者更省钱。
    「是的,元帅。」
    切洛梅回答道:
    「这样更省钱,我们只需要研制太空梭,并且对UR700火箭进行相应的改进就可以了,」
    见元帅有些犹豫不决,切洛梅又继续劝说道: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研制火箭的资金,用在登月上,并且争取尽快建立我们的月球永远基地。」
    切洛梅的建议表面是为了节省资金,可是实际上这又涉及到了苏联航天业内部的权力斗争,有机会的话,他当然要打压竞争对手,争取更多的资源了。
    尤其是现在,当科罗廖夫把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那个什麽「火星飞机」上,准备要去摘取「第一个抵达火星」——也就是绕着火星转上一百多天的桂冠时,切洛梅选择了更为可行的月球。
    虽然他不能第一个登月,但是却可以建造月球基地,虽然落后了一些,但他相信他的基地才是最大的。
    面对切洛梅的建议,库塔霍夫元帅犹豫了一下,说道:
    「你是的意思……」
    看着SEA的模型,他说道:
    「我们可以借鉴SEA的方式。」
    但这意味着什麽呢?
    意味着所有的设计全部都要推到重来——他们需要设计一款由不锈钢制成的太空梭!
    全部推到重来吧。
    在元帅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又看着切洛梅问道:
    「我们的不锈钢符合这一技术要求吗?」
    听着元帅的问题,切洛梅回答道:
    「元帅,不锈钢的问题,我们的情报人员已经帮助我们解决了。」
    对于苏联来说,他们是需要从西方获得技术才能够推动自身技术进步的,在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技术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情报人员出场了,这是苏联的老传统了。
    点了点头,库塔霍夫元帅又问道:
    「那麽我们的月球基地呢?美国人现在也要搞他们的月球基地,我们什麽时候能把我们的月球基地送上月球?」
    从SEA悄无声息的把「前哨一号」送上月球之后,美国丶苏联都紧随其后在弄他们的月球基地,苏联可以落后在SEA的后面,但是不能落后于美国。
    「元帅,现在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我们将会在下个月,把「先锋一号」发射到月球上,它的面积更大,而且也更先进,它将会由UR700直接发射,并且送到月球……」
    和美国与科罗廖夫设计的月球轨道对接返回不同,切洛梅相信直接从月球起飞更安全,所以他设计的登月舱也是超大号的约50吨的圆柱形飞船,上端为一个圆锥形的返回舱,可载两人从月球往返。而着陆支撑的装置为六个橇板组成。
    也正因如此,当SEA的月球基地问世之后,切洛梅立即对图纸进行了修改,将他的图柱形飞船,修改成了月球基地,而为了尽可能放大月球基地,他选择了通过大椭圆轨道多次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方式,将月球基地放大到100吨,因为不需要返回舱,加上大椭圆轨道多次加速前往地月转移轨道的方式虽然需要耗费时间,但是却可以节省了大量的燃料——而且这一技术也是成熟,SEA的「前哨一号」就是以这种方式前往的月球,仅仅只是把几天的航程变成了十几天,但是却可以节省几十倍的燃料。
    而他设计的月球基地,就是把登月舱两侧的三个燃料舱变成了基地舱——用火箭直接将基地整体发射到月球。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个非常有创意的设计,与SEA一样,它也是两次发射,第一次发射基地,直接将无人基地和物资送到月球,然后再利用第二次发射,将太空人送到月球,执行完任务之后,再返回地球。
    因为它的这个设计非常省钱,而且很出色,所以才被选中作为月球基地的方案。
    苏联月球基地会通过几次发射,就像国际空间站一样,最终将多次发射的舱段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很省钱,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能耗很大,因为它是月球表面的基地,而sEA的月球基地是在熔岩管内的,那里的温度更加怡人,而且厚重的岩石可以阻挡宇宙辐射和其他的各种伤害。
    但是现在苏联所需要的是时间是必须要领先美国人!
    按照苏联人的计划,他们最终还是会把月球基地拖入熔岩管之中,他们同样也发现了大型熔岩管,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有与无的问题,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
    这也就是太空竞赛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不会去考虑成本或者其他的问题,他们所要争取的就是第一,就像科罗廖夫去选择了火星一样,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苏联去赢得这场竞赛,为苏联争取无上的荣誉——成为第一个抵达火星的国家!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 一心向上 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 八零小寡妇带飞全家 万剑朝宗 饥荒!前夫一家饿肚肠,我有系统黄金万两 神兽缔造师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逆侯传 奥特曼:我,究极海帕杰顿 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 舔你时你出轨,我闪婚你哭什么 怯弄香闺 网游:开局刮刮乐,觉醒唯一SSS天赋 假千金誓不为奴,重生掀翻侯府 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 我是地府冥王,死后十世历劫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