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咚咚咚,咚咚咚....
战鼓声催人心肝,明军脚步轰然。
一袭白袍的李景隆,带着察合台宗王,关西七卫王公,西番十八族的土司还有吐蕃乌斯藏的土王等,纵马登上高山,举目眺望。
他们的视线之中,数个明军的方阵排成纵队,伴随着锁拿声,军官们的呼唤声,还有挥舞的旗帜,朝着前方的平原和山丘,彼此之间交替行进,如泰山压顶一般。
王公土司们已经看出,这不只是一场检阅三军那麽简单,而是彷佛在进行一场战役,远处旷野之中,数座临时搭建的营盘,就是明证。
但这些王公土司土王们却有些不以为然,打仗哪有这麽打的?
排成队直接朝敌方营地冲?
要冲也是用骑兵不断冲击的敌人的防线,进行撕裂。一旦敌人的阵型出现动摇,马上集中兵力进行突击。
可察合台的宗王阿里却不这麽想,他眯着眼,把手搭在额头上,越是眺望越是心惊。
明军的阵型是交替行进的,每个队列之间始终保持着可以相互支援的距离。
如果这时候,假如敌人派遣骑兵进行冲击。那麽不但会被明军的步兵缠上,而且在明军侧翼的骑兵,还能直接进行反包抄。或者对敌人进行反冲锋。
另外,他在明军的队列之中,发现了更令他心悸的武器。
铁炮!
上百门大小不一的铁炮,被驼马拖拉着,在步兵的身後缓缓跟随。
而且这些火炮跟阿里生平所见的都不一样,炮口呈喇叭状,炮身很高,呈微微倾斜的装填。在炮身之下,是由两个几乎人高的车轮组成的架子,使得火炮的前进比他所见的火炮更加的快速。
“一个两个三个....”
阿里盯着明军的火炮,心中默默盘算,“大火炮二十六门,每门火炮配属兵丁十八人!怎麽这麽古怪?”
“明军的队列是可以相互支援,可却没见着弓箭手呀!”
在他的心中的思绪起伏不定的时候,行进中的明军队列突然传出一阵急促的鼓声。
而後就见最前方的明军停住,身後左右的明军队列跑步散开。
“嘶....”
山顶之上,顿时周围满是抽气之声。
只见明军数个纵列方阵,竟在眨眼之间变成了长长的三列横阵,最中央横着,直面敌营,其他两侧呈包抄势。
“差不多上万人!说变就变了?”
“变的还这麽齐整,丝毫不乱的?”
就在这些王公七嘴八舌的时候,明军的火炮快速的推到了前边,步兵的侧翼。
阿里忍不住在马背上伸长了脖子,瞪大眼睛竭尽全力的眺望。
砰砰砰!
无数道火光伴随着硝烟骤然而起,而旷野之中那些敌人的营寨也在瞬间被火光所笼罩。
“嘶....”
周围的王公们齐齐起身,满脸惊恐。
“这是什麽炮?”
“怎麽打的这麽远?”
“这炮怎麽打的这麽快?”
更让他们心悸的是,那些火炮竟然好似没有停顿一般,一下接着一下,就跟下雹子似的,朝着对面的营寨宣泄。
“一泡尿的功夫!”
阿里掐着指头心中暗算,“竟然每门炮都发了三弹.....倘若现在是和他们野战,那不直接让他们给轰溃了?”
而後他心中又惊恐的想道,“若是他们的火炮数量再多些.....这仗怎麽打?”
而此时,明军的阵型却骤然又在炮声之中陡然变幻。
“一开始他们排成横队是为了迷惑...现在则是集中兵力攻击一隅!”
“那是什麽?不是长枪?”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火铳?”
视线之中,明军队列之中,士卒们把扛在肩膀上的火铳靠肩平端。
最前方跪着,身後两排站着。
砰砰砰!
硝烟再起,火铳的火光清晰可见。
明军的阵列交替向前,放了一轮之後原地装填,身侧的队列继续射击。而装填之後的队列,再次向前再次射击。
“他们的火铳,竟然可以不用架子,直接端着就能打?”
眼看着明军延绵不绝的火铳,阿里的心中说不出的惊慌失措。
“察合台的儿郎不是生铁,血肉之躯怎能抵挡这麽密集这麽快的火铳?”
“听闻大明在征云南时候,就有三段击的战法!”
“莫非就是此道?”
其实在他眼中,明军的战法并非是无懈可击,甚至有些步骤在他看来是无用功。而且战争,也不会像眼前这样,完全按照明军的步骤走。
可他更明白,他是站在高处,以旁观者的视角旁观者清。
若是在战场之上,骤然遭遇这种战法,那麽全军从上到下只有一个下场!
崩溃!
~~
轰!火炮轰鸣...
砰!火铳嘶吼....
山顶之上,除却李景隆之外,所有人都呆呆的,静静的欣赏着,他们生平第一次见到的,铁与火的冲击。
轰!
似乎是最後一声炮响!
而後,就听有人嘶吼道,“杀.....”
只见明军所有火铳手的火铳上,突然多出一截,那是明晃晃的三菱枪刺...
而後就见明军的队列,在军官的带领下,犹如洪水一样冲向了早已变成废墟的营帐。
“用不着如此!”
阿里心中苦笑,“火炮加上火铳,再多的敌人也都溃了.....”
就这时,耳中陡然又是一阵天塌地陷。
就见在步兵侧翼一直没动的明军骑兵,突然动了。
骑兵阵型最中央,火红的战旗被一骑士擎在手中,无数的骑兵几乎是紧贴着这名骑手。
而在骑兵阵型的外围,则看起来是骑兵总旗百户一类的军官,手中的马刀挥舞着,指挥骑兵行进的方向。
~
“老头!对不住,你教我的.....可能要被淘汰了!”
一袭白袍的李景隆,面无表情的看着前方预定的战场,心中不免再次泛起,老徐头那张总是乐呵呵的脸。
“步兵的阵型还是有些慌.....说明缺少基层军官!”
“骑兵和步兵的配合不够好,缺乏大规模演练。”
其实这样的演习,也是李景隆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次。
历史上所有的战术战法,都是在实战当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
而他的肃镇上下,依旧沉浸在大明帝国老一套的战术当中。
比如刚才最後的冲锋时刻,按照李景隆总结前世那些皮毛的设想,前线步兵的身後,是要有军官组织阵线,隔开安全距离的。
可他娘的唢呐一响,那些杀才们直接光着膀子拎着鬼头刀,嗷嗷叫的冲了上去。
就好像前面是贼人的城池,里面有娘们和银子似的!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