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只知道她没打扮的时候好看,却不知她稍微一打扮,竟能如此的好看……
于是乎,愣是过了好一会儿,江斯年才语气僵硬的说道:“我就说那个卖衣服的,说话的语气奇奇怪怪的,原来她那儿卖的,都不是什么正经衣裳,待会儿我去重新给你买一件……”
“不用了,差不多我也该离开了,这次多谢你的救命之恩,也多谢盛婆婆的款待,但我休息的已经够久了,再不回去,我家人该担心了。”
苏时锦语气温柔的说道。
只是刚一说完,盛婆婆就语......
苏时锦离开京城的第三日,北境的风雪又起。
她策马穿过边境关卡,远远便望见了等候已久的副将李昭。他身披战甲,神色凝重,见到苏时锦一行人后,立刻迎上前来,单膝跪地行礼:“属下李昭,恭迎将军回营!”
苏时锦翻身下马,伸手将他扶起:“不必多礼,我已收到消息,西戎近日频繁调动兵力,边境局势紧张,可有异动?”
李昭神色一凛,低声道:“回将军,西戎骑兵昨日已越过边境线十里,烧毁我边村三座,掳走百姓数十人。我军已派出斥候探查,但对方行动迅速,且熟悉地形,难以追踪。”
苏时锦眉头微蹙,目光扫过李昭身后的军营,只见士兵虽列队整齐,但眼神中透着疲惫与不安。她心中一沉,北境军心,已非昔日可比。
“带我去大帐。”她低声命令。
李昭点头,引着她步入军营。
大帐内,烛火摇曳,地图铺展在案上。苏时锦站在地图前,目光落在北境与西戎交界处的一处山谷??鹰嘴崖。
“西戎若真有意南下,必经此地。”她沉声道,“传我军令,命鹰嘴崖驻军加强巡逻,同时调遣两营精兵,秘密埋伏于峡谷两侧,以防敌军突袭。”
李昭迟疑道:“将军,此举若被西戎察觉,恐怕会提前暴露我军部署。”
“他们若真察觉,反倒更好。”苏时锦冷笑,“我就是要他们知道,我苏时锦已回北境,北境,再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践踏之地。”
李昭神色一震,抱拳应道:“属下遵命!”
待李昭离去后,苏时锦独自站在帐中,目光落在地图上那条蜿蜒的边境线上。她知道,西戎不会善罢甘休,而她,也绝不会让他们踏进北境一步。
夜色深沉,大帐外风雪呼啸,远处传来战马低鸣。
她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京城朝堂上的一幕幕??皇帝那复杂的眼神,太子萧景行沉默的背影,还有周怀远被押入天牢时的不甘。
她知道,北境的战事,不只是与西戎的较量,更是朝堂之上权力斗争的延续。
她必须赢。
否则,北境将再度落入他人之手,而她,也将成为这场棋局中的牺牲品。
……
三日后,鹰嘴崖方向传来战报??西戎前锋骑兵果然试图穿越峡谷,被伏兵击退,损失惨重。
苏时锦接到战报后,并未露出喜色,反而更加警惕。
“西戎不会轻易罢手。”她对李昭道,“他们若真想南下,这一战只是试探。真正的攻势,还在后面。”
果然,不出三日,西戎大军开始向北境集结,兵力规模远超预期。显然,他们已将北境视为突破口,意图一举南下。
与此同时,朝中传来消息??皇帝对北境局势极为关注,已命兵部紧急调拨粮草支援,并派遣监军入北境,协助苏时锦统军。
苏时锦看着那道诏书,心中却并无欣喜。
监军,名为协助,实为监督。
她明白,皇帝对她的信任,依旧有限。
果然,数日后,监军抵达北境大营。此人名为赵慎,乃兵部侍郎,素以“公正严明”著称,实则却是朝中一众老臣安插在军中的耳目。
赵慎一入营,便要求查阅军务账册,核查粮草调配,并对苏时锦的布防策略提出质疑。
“苏将军,你将两营精兵部署于鹰嘴崖,虽可应对小规模突袭,但若西戎主力压境,恐怕难以抵挡。”赵慎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试探。
苏时锦淡淡一笑:“赵大人所言极是。但若我将兵力分散,恐怕更易被敌军逐个击破。西戎善骑,若无伏兵牵制,其行军速度极快,届时北境腹地恐难守住。”
赵慎沉吟片刻,终是未再多言,但眼神中透出一丝不信任。
苏时锦心中冷笑,却未表露。她知道,赵慎只是个开始。朝中那些不愿她掌控北境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她必须尽快做出成绩,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而眼下,唯一的办法,便是??打一场胜仗。
……
五日后,西戎大军果然压境。
十万铁骑,如黑云压城,直逼北境防线。
苏时锦亲自率军迎战,战场设在鹰嘴崖外的荒原之上。
这一战,关乎北境生死存亡。
大战前夕,风雪骤停,天地寂静如死。
大帐内,苏时锦披甲而立,目光坚定。她望着案上的地图,脑海中已规划好战术。
“明日一战,我们必须胜。”她对李昭道,“若败,北境将失,我苏时锦,也将身败名裂。”
李昭抱拳跪地:“属下誓死追随将军!”
帐外,战鼓声起,士兵列队整齐,士气高昂。
苏时锦走出大帐,抬头望向夜空,星光点点,仿佛北境将士的英魂在注视着她。
她缓缓闭上眼,心中默念:“北境,我必守之。”
……
翌日清晨,战鼓震天,北境军与西戎大军正式交锋。
苏时锦亲自率军冲锋,战马奔腾,铁骑如风。
她一袭红袍,如火般耀眼,杀入敌阵,所向披靡。
战斗持续整整一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最终,北境军以少胜多,击退西戎主力,斩首三千,俘敌数百,西戎主帅重伤撤退。
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动。
皇帝亲自召见群臣,宣布嘉奖苏时锦之功,赐金甲一副,并正式封其为北境都统,统领北境全军。
朝堂之上,昔日质疑她的人,如今皆闭口不言。
而太子萧景行,在听闻捷报后,独自站在御花园中,久久不语。
他知道,苏时锦已真正掌控北境,而她,也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已成为足以左右朝局的关键人物。
而他,也必须重新审视她。
……
战后,北境局势稍稳,但苏时锦并未松懈。
她深知,西戎不会善罢甘休,而朝中那些不甘心的人,也绝不会就此罢手。
她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风雪,心中却无比清明。
“这一战,我赢了。”她低声自语,“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风雪未止,北境的暗流,也愈发汹涌。
而她,已无所畏惧。
北境战后第三日,苏时锦在大帐中召见了俘虏的西戎将领。
那是一名年约三十的男子,身形高大,虽被铁链束缚,却依旧昂首挺胸,目光如鹰,透着不屈与冷意。
“你叫什么名字?”苏时锦端坐主位,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阿古拉。”西戎将领低沉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北境的将军,你杀了我,也挡不住西戎铁骑踏平你们的土地。”
苏时锦轻笑一声,目光微眯:“阿古拉?西戎右翼将军,统领三万铁骑,赫赫有名的人物。你今日被俘,想必西戎那边,也乱了阵脚吧?”
阿古拉冷笑:“苏时锦,你以为赢了一场仗,就能守住北境?你们的皇帝,不过是个昏君,你们的朝廷,早已腐朽不堪。西戎大军,迟早会踏破你们的城门。”
苏时锦并未动怒,反而轻轻拍了拍桌案,道:“你说得没错,我确实无法单凭一场胜仗守住北境。但我也知道,你们西戎,同样无法轻易攻破我北境防线。”
她站起身,缓步走到阿古拉面前,目光锐利如刀:“你可知道,为何我会亲自审你?”
阿古拉抬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苏时锦俯身,低声道:“因为你不是普通的将领,你是西戎王子的亲信。而你这次南下,不只是为了试探我北境的军力,更是为了……接应一个人。”
阿古拉瞳孔微缩,但很快恢复平静。
苏时锦继续道:“周怀远虽已被押入天牢,但他并未彻底失势。他在朝中仍有旧部,甚至,与西戎之间,早有暗中往来。你此番南下,便是为了接应他的人,对吧?”
阿古拉沉默不语。
苏时锦微微一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若不说,我自会从其他人嘴里问出来。而你,将失去最后的机会。”
阿古拉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若真聪明,就该知道,西戎不会与你为敌。只要你愿意合作,西戎可以助你掌控北境,甚至……助你登上更高的位置。”
苏时锦眼神一冷:“你是在劝降我?”
“不是劝降,是合作。”阿古拉直视她,“你若继续效忠那个腐朽的朝廷,迟早会被他们抛弃。而我西戎,愿意与你结盟。”
苏时锦沉默片刻,缓缓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能守住北境?”
阿古拉皱眉。
“因为我从不依靠任何人的施舍。”苏时锦声音冷冽,“我靠的是北境将士的忠诚,靠的是百姓的信任,靠的是我自己的判断与决断。”
她转身,走向案前,拿起一封密信,道:“你若愿意合作,我可以保你不死。但若你继续沉默,我便只能将你送上刑场。”
阿古拉咬牙,最终,缓缓开口:“好,我告诉你。周怀远的旧部,确实在与西戎密谈。他们计划在北境制造混乱,让西戎趁机攻入,同时,在京城内部策动政变,推翻太子萧景行,扶持新帝上位。”
苏时锦心中一震,但面上依旧平静:“谁是幕后之人?”
阿古拉苦笑:“你不会不知道吧?兵部尚书,赵慎。”
苏时锦眸光微沉。
赵慎,正是那名被皇帝派来监军的兵部侍郎。他表面上对苏时锦多有掣肘,实则,竟是周怀远的旧部,更与西戎勾结。
她缓缓闭上眼,心中已有决断。
“你若愿意配合我,我可以保你不死。”她缓缓道,“但你必须将你所知的一切,写成供状,交予我。”
阿古拉沉默良久,终是点头:“好。”
……
当夜,苏时锦连夜派人将供状送往京城,并附上一封亲笔信。
信中,她详细说明了赵慎与西戎勾结之事,并请太子萧景行尽快采取行动,以免朝中局势失控。
数日后,京城传来消息??赵慎被秘密拘捕,兵部被彻查,牵连数十人,皆被革职查办。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朝中与西戎勾结之人,并命太子萧景行全权负责此事。
而苏时锦,也因此在朝堂之上,声望大增。
她不仅击退了西戎,还揭露了朝中叛徒,保住了北境的稳定。
朝中大臣,对她的态度,也悄然发生变化。
曾经质疑她的人,如今皆闭口不言,甚至有人开始主动向她示好。
而她,依旧冷静自持,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数日后,北境大营内,风雪未止。
苏时锦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思绪万千。
“将军。”李昭走来,低声禀报,“西戎那边,已撤军,但并未完全退回边境,而是驻扎在鹰嘴崖以北二十里处,似乎在等待什么。”
苏时锦点头:“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战,只是开始。”
李昭皱眉:“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苏时锦沉思片刻,缓缓道:“传令下去,命各营加强戒备,同时,派出密探,潜入西戎军营,打探他们的动向。”
她顿了顿,又道:“另外,命人秘密联络边境各城,若西戎再有异动,立刻示警。”
李昭抱拳应命:“属下立刻去办。”
待李昭离去后,苏时锦独自站在风雪中,目光深沉。
她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而她,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因为,她已无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