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137章 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

第137章 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7章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
    王若弗拧着眉头,神色有些复杂。
    盛紘捋须道:「不知情也正常,军中通信本就不易,音讯阻隔是常有的事。」
    「我若不是多方打听,几次核查,也不敢相信军报上的人会是卫三郎。」
    卫恕意温婉一笑,眼下闪过一抹欣慰。
    「三弟他素来是个有主意的,当年一言不发就投了军,家中如何劝说也留不住他。」
    「妾身只愿他能早日平安归来。」
    盛老太太听到此话,笑着招呼柳哥儿到跟前来。
    「难怪咱们柳哥儿平日总爱舞刀弄枪,原来有个这般英武的舅舅在。」
    「当真是血脉相承。」
    柳哥儿扬起小脸,略有些茫然的看向老太太,对这位舅舅,他只觉得有些陌生。
    「待卫三郎和远哥儿回京,咱们可得关上门在院里好好庆祝一番。」
    盛紘点头道:「母亲说的是,儿子正有此意。」
    一个月前,盛长枫已经和礼部侍郎柳大人家中女儿成亲,婚仪一切从简。
    一是盛紘日夜忙于粮道诸事,实在无暇顾及太多。
    二是柳家不想女儿的婚事再横生枝节,几次放下脸面,遣人上门催促从速完婚。
    此前柳蒋两家定亲之事,通汴京城知道的大有人在。
    若这会儿大操大办,隆重嫁女,这在蒋家看来,颇有种在打自己脸面的意思
    一同在朝为官,柳大人不想和蒋家闹僵,因此,柳家操办的亦是颇为低调。
    三来,王若弗素来瞧不上盛长枫,若非海朝云顾及盛家颜面,担心婚事过于寒酸惹人议论,多次从中周旋,只怕办的还要简单些。
    自打柳玉芙进门这段时日,她把盛长枫身边的通房一个接一个的遣散。
    为保全自己的名声,只给他留了个相貌稍微逊色些的可儿在身边伺候。
    此番举动,正合盛紘的心意。
    盛长枫起初不同意遣散通房,一气之下闹到盛紘那里,一顿板子挨下来,也只得乖乖听从。
    在柳玉芙日日督促与劝说下,盛长枫彻底认清眼下形势。
    逐渐收心养性,开始埋头苦读,准备下届的春闱。
    一直沉默不语,端坐在紫檀圈椅上的盛长柏,端起杯盏,轻声道:「父亲,儿子打算等翰林期满后,自请外放西北,赴我朝新定之疆,安民理政。」
    「你说什麽?!」王若弗和盛紘不约而同的惊呼一声,目光直直盯着他。
    盛长柏被他们吓的手腕一颤,杯中的茶水险些泼了自己一身。
    「长柏,你可是官家钦点的庶吉士,就算要外放,也应当是为父去才是。」
    在盛紘的计划中,他理应在翰林院继续磨个三五年,直到入詹事府。
    循着翰林丶詹事丶六部侍郎的路子,一步步升上去,将来便可顶着官家钦点的大学士头衔,顺顺当当入内阁辅政。
    这是最为稳妥和清贵的一条路。
    如果外放地方,以他如今的品级和出身,多半从一州知府做起。
    官场历来重内职轻外任,除非在地方立下平定叛乱,疏浚河工这等不世之功。
    不到转运使或安抚使这等封疆大吏的级别想入阁,几乎是痴人说梦。
    虽说翰林官员到一定官位后,也会外放历练,但这根本不是一码事。
    前者任期一满便能回朝,官职还能往上升一升,可后者却要走不少弯路。
    「是啊,柏儿,西北风沙大,听说冬日里头寒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你这一去,还不知要受多少艰辛。」
    「当年你爹爹在灵州任职时的苦楚,我这辈子都忘不掉。」
    王若弗攥紧帕子,满心舍不得的看着盛长柏。
    老太太倒是神色镇定,她清楚盛长柏的性子,若不是深思熟虑后,绝不会开口提起此事。
    「外任西北虽艰辛,可确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儿子愿以一身所学,经略边陲,抚定流民,重整田亩,不负殿下对咱们盛家的恩情。」
    「儿子心意已决,还望父亲母亲应允。」说罢,盛长柏郑重其事的站起身拱了拱手。
    盛紘拧了拧眉头,心中暗暗权衡一番后,只得点头道:「既如此,为父就替你留在京中好好经营,你若在外头需要助力,家中自有呼应。」
    「谢父亲成全。」
    接着,盛长柏又将目光放在海朝云身上。
    「此行有朝云相伴,风雨同舟,我也没有什麽后顾之忧。」
    海朝云闻言,眼中擒着一抹笑意。
    王若弗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大多数人家儿郎外任,正妻都是留守在家中负责教养子女,侍奉公婆,替自己官人尽好孝道。
    哪有像他这样,不等母亲发话,就主动带着妻子外任!
    正当王若弗准备开口时,只见盛长柏又拱手道:「祖母,孙儿有一事相托。」
    「全哥儿年幼,西北路途遥远,实在不宜随行。」
    「孙儿想将他送来寿安堂,劳祖母多加看顾。」
    海朝云也跟着站起身,向老太太恭谨行礼。
    她虽心有不舍,可盛家上下,唯有把全哥儿托付给老太太才算安心。
    至于王若弗,只需瞧瞧如兰被她教养出的性子便可得知,很不靠谱。
    「你……!」王若弗龇牙咧嘴的看着盛长柏。
    带海氏一块走便罢,全哥儿竟也不托付给自己这个嫡亲祖母照料!
    盛紘见状,眯起眼睛,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这般安排倒也不错,你二人内外相协,各司其职,甚好啊!」
    「就是母亲得辛劳些了。」
    老太太搁下茶盏,缓声道:「全哥儿乖巧听话,又有大娘子可从旁协助,我不过略加看顾,何谈辛劳。」
    见他们就这样把事情给定下来了。
    王若弗张了张嘴巴,脸色复杂,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麽。
    从寿安堂离开后,葳蕤轩内,王若弗满腹委屈。
    「果真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柏儿这兔崽子现在是半点没把我放在眼里。」
    「偏现在卫氏还得了个有军功的弟弟,只怕会一天比一天不好拿捏。」
    现在整个王家,除了王老太师配享太庙之外,根本没有什麽其他拿得出手的殊荣。
    王世平升任京官一事,虽有苗头,但还不曾得到确切的消息。
    刘妈妈立在旁边,轻叹一声,宽慰道:「大娘子又在胡思乱想了。」
    「二哥儿外任后有海大娘子这般稳重周全的人在旁照料,岂不比独自赴任更让人放心。」
    「妾室终究是妾室,卫家就算立下泼天大功,也断不敢越到大娘子您的前头去。」
    「大娘子只管稳坐家中。」
    王若弗扭头看她一眼,只觉心乱如麻。
    与此同时,寿安堂东侧厢房内。
    卫恕意挽着明兰的手,满眼希冀。
    「等你舅舅回来,你们姐弟二人的前程就更有倚仗了。」
    明兰乖巧点头。
    相比起自己,她更替卫恕意高兴,将来在盛家,再没人敢低看自己小娘一眼。
    ——
    嘉佑八年,二月初,赵祯本欲亲临城楼,迎接赵晗与王师凯旋。
    可今日晨起后,突感圣体不适,只得由韩章丶申时其等朝中重臣代他前去迎侯。
    紫宸殿内,朱紫交错,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列于两侧,神色庄重。
    临近午时,赵晗丶张辅丶顾廷烨等人迈着沉稳的步伐,在百官的注视中,缓步来到殿内。
    「儿臣幸不辱命,平复西夏,今日还朝,拜见父皇!」
    「臣张辅丶徐平远丶卫凌……拜见官家!」
    一行人齐齐躬身行礼。
    赵祯强撑着一口气,面露欣慰的笑意,摆摆道:「诸位卿家快快平身,尔等深入西北,拓土万里,这般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早在大军出征前,朕就有言,凡立功将士,必当厚赏!」
    「今日尔等凯旋,吏部与兵部早在数日前,就已备好封赏名册。」
    文官队列中,盛紘微微凝眸,不动声色的看向徐平远和卫凌二人。
    卫凌察觉到他的目光后,当即挺直腰杆,咬了咬后槽牙。
    另有几名大臣小声议论着,如今殿内立功的将士们,大都由赵晗一手提拔。
    有这般能征善战的班底在侧,难不成我朝将来要出一个扬威四海,拓土万里的武帝?
    约摸一盏茶时辰后,一名绯袍内侍手持诏书,立于众人身前,朗声道:
    「门下,制曰:
    英国公张辅世笃忠贞,器资雄毅,屡建奇勋,今特赐世袭罔替之荣,爵禄代代相承,另赐锦缎百匹,良田千亩,以彰其功!
    望尔继续辅佐社稷,教导子嗣,以固我大周万年之基。
    钦哉!」
    张辅上前一步后,重重一拜。
    世袭罔替,这可是无数勋爵人家日思夜想的殊荣!
    「门下,制曰:
    骁骑营都指挥使顾廷烨斩将数名,忠勇兼备,所统骁骑营,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今加封从三品云麾将军,仍领骁骑营都指挥使一职,另赐紫袍一袭,黄金五百两!
    追封其生母白氏淑人诰命。
    望尔受此封赏后尽心竭力,护我大周疆土无虞。
    钦哉!」
    顾廷烨闻言,激动之下,心口不停起伏着。
    「臣顾廷烨,谢官家隆恩!臣母若泉下有知,亦当感念圣德!」
    赵祯面带笑意,缓声道:「今后切记不骄不躁,莫要让朕再听到你从前那些个流言蜚语,你的一言一行,皆关乎军纪体面。」
    「臣明白!」顾廷烨抬手挠了挠后脑勺。
    内侍继续高声宣读道:「门下,制曰:
    骁骑营副指挥使郑骁勇冠三军,性秉刚直,心向社稷。
    今加封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另领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掌宫禁宿卫,护朝堂安稳!
    钦哉!」
    此言一出,郑骁不禁面露惊讶,这样的封赏,属实出乎他的意料。
    赵晗立在上首之处,对他微微一笑。
    原本看在荣妃情面上,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才交由荣显担任。
    自兖王叛乱后,荣家的确收敛许多,行事也谨慎了起来,不过荣显属实没有多少才干。
    在赵晗力荐下,赵祯决定将荣显明升暗贬,殿前司交由郑骁统领。
    荣妃对此虽有几分怨气,但并不敢表露出来,自家有几斤几两,她心知肚明。
    况且一朝天子一朝臣,荣显早晚有这一天。
    郑骁领旨谢恩后,内侍深吸一口气,「门下,制曰:骁骑营都指挥使裴虎。
    遇敌身先士卒,忠勇可嘉,战功卓着。
    朕念其勋劳,加封忠勇伯,赐忠勇伯府一座,黄金百两,良田千亩,以示嘉奖。
    钦哉!」
    裴虎握了握拳,面露欣喜,拱手道:「臣谢官家厚赏,今后定当竭忠尽诚,效死以报!」
    从皇城司辖内探事司指挥使一职,到今日获封伯爵,短短不过三四载。
    他怎能不激动!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内侍先后宣读徐平远丶卫凌等一众将领的封赏。
    其中,徐平远获封从四平明威将军,卫凌为从四品宣威将军,赏黄金百两,京郊良田五百亩,二人仍领西北边军中要职。
    防止地方势力尾大不掉,重现西夏割据局面。
    赵祯多日前与朝臣们商议后,决定河东的银丶夏丶宥等州府,划归河东路管辖。
    河西的兴丶灵等州归陕西路,新设宁夏路,寓意平定西夏,安宁西夏,管辖河套地区。
    另设西凉路,管辖河西走廊。
    馀思贤则领秦凤路与宁夏路,两路经略使,再历练几年便可调任回京,入内阁辅政。
    「徐平远,倒有几分勇毅侯当年的英武之气。」
    赵祯笑眯眯看向徐平远,勇毅侯一脉沉寂多年,能再出个有能之人,实属好事一桩。
    「官家谬赞,臣眼下资历尚浅,还不敢与太祖父相提并论。」
    「唯愿以先祖为楷模,尽忠职守,不负圣望。」
    徐平远深深一揖,神色尤为恭谨,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面圣。
    「说的好!」赵祯朗声一笑。
    片刻后,他缓缓站起身,高声道:「传朕旨意。」
    「军中凡阵亡者优加抚恤,赐钱粮布帛,由州县官亲自抚慰,其子孙免赋三年。」
    「官家圣明!」
    殿内百官纷纷拱手行礼,齐声唱和。
    待封赏宣读结束后,赵祯设下御宴,为有功之臣们接风洗尘,百官们按官职依次入席。
    一时间,殿内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赵祯因圣体有恙,以茶代酒受百官们朝贺后,便在张茂则的搀扶下,前往内殿歇息。
    以韩章为首的书名文官们,手持酒盅,依次向赵晗敬酒。
    「殿下,这些文官们看着身形文弱,举止温雅,喝起酒来却杯杯见底,从容不迫。」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顾廷烨面色微醺,嘿嘿直笑。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大玄印 陆地剑仙:剑阁守剑八十年 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神诡时代照夜人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从机械猎人开始 早死小心肝穿五年后!大佬圈乱了 弃赘为王 这个明星正得发邪 万人嫌是天生剑骨?全宗跪求她回头 七零:绝嗣大小姐流落海岛,胎胎多宝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为帝国献出心脏 自带胖东来,我在古代GDP第一 我在末世打造重装合成旅 人间有剑 重生八零:赶海觉醒情报系统,鱼获爆棚!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