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石云点了点头,大宝把意识散了出去,然后回头说道,
“石大姐,你对面第三家窗户后面有一个男人,躲在窗帘后面,在看着你的门,应该是梅姨派来监视你的。”
石云并不意外,没人监视才不正常,她皱起了眉头问道,
“那你怎么离开?”
大宝灿烂的一笑,摆了摆手,他跑出房门,轻轻的一纵身,就上了屋顶,他在一转身像只大鸟一样,从屋顶翻过围墙,人已消失不见了,
石云也跟了出来,她的嘴张的大大的,好半天都合不拢,现在她才完......
李振国此行的目的地,是城南一处偏僻的军休所。那里住着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将军??陈志远。
陈志远曾是张副司令的老部下,在军需系统工作了几十年,直到九十年代才退居二线。虽然早已不在其位,但他在圈子里依旧人脉深厚,尤其对张副司令的为人、作风知之甚详。
李振国知道,若要揭开这场风波背后的真正黑手,就必须从这位老将军身上打开突破口。
“你确定他会见你?”王秀兰有些担忧地看着他,“人家现在可是退休状态,未必愿意多管闲事。”
“我准备了一份‘见面礼’。”李振国微微一笑,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刘德昌生前留下的私人账本复印件,里面有一笔金额高达八百万的转账记录,收款人正是张副司令的亲信秘书。我相信,这份资料足以引起他的兴趣。”
王秀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她了解李振国的性格,一旦决定的事,便不会轻易改变。
……
傍晚时分,李振国抵达军休所。门口站岗的警卫打了个电话后,很快放行。显然,陈老将军已经同意接见他。
走进那栋略显陈旧的别墅式小楼,李振国被带进客厅。不多时,一个身材瘦削、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
“你就是李振国?”陈志远上下打量着他,声音低沉而有力。
“是的。”李振国起身点头,“打扰您休息了。”
“坐下说吧。”陈志远摆摆手,“我听林淑芬同志提过你,说你是南锣鼓巷出来的,胆子大,脑子也活。”
李振国笑了笑:“不敢当夸奖。”
两人寒暄几句后,气氛逐渐缓和下来。李振国趁机将那份账本复印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最近拿到的一份证据。”他说,“我想您可能有兴趣看看。”
陈志远接过材料,仔细翻阅了一番,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笔钱……确实有问题。”他缓缓说道,“张副司令这个人,表面看起来正直清廉,实际上私底下手段狠辣。当年在军需采购中,他就有不少‘操作空间’,只是后来风头太紧,才收敛了些。”
“所以您觉得,这背后真是他?”李振国问。
“十有八九。”陈志远点头,“不过,你要想动他,光凭这份账本远远不够。张副司令现在是军委委员,地位稳固,上面还有不少人罩着他。”
“我知道。”李振国语气坚定,“但我必须试一试。”
陈志远看着他,沉默片刻后忽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刘德昌会被选中来背锅?”
“什么意思?”李振国一愣。
“刘德昌只是个执行者。”陈志远缓缓道,“真正的大鱼,从来不会亲自出手。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掩护自己。而刘德昌,正好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振国心头一震,似乎明白了什么。
“所以……”他低声说道,“刘德昌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
“没错。”陈志远点头,“他之所以一直不配合调查,是因为有人承诺保他一命。但现在看来,这个承诺恐怕已经失效了。”
李振国沉默了许久,最终抬起头:“那您能帮我吗?”
陈志远叹了口气:“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找几个当年知情的老同事聊聊。但你也得明白,这件事一旦曝光,势必会引起高层震动。到时候,你可就真的成了众矢之的。”
“我不怕。”李振国目光坚定,“只要真相能浮出水面,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也认了。”
陈志远看了他一眼,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轻轻点头:“好,那我就陪你走这一遭。”
……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振国等人开始频繁接触几位曾在军需系统工作的退休干部。这些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清晰,提供的信息极具价值。
与此同时,林淑芬也在金融系统内部加紧调查,终于发现了几条关键的资金流向链路,其中一条直指张副司令的亲属账户。
然而,就在调查逐步深入之际,意外发生了。
一天夜里,周正外出联络证人时,突然被人尾随。对方显然是职业杀手,动作干净利落,差点让他丢了性命。幸好赵建军及时赶到,才将他救下。
“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王秀兰脸色苍白。
“那就说明,我们已经逼近真相。”李振国冷冷道。
果然,第二天,林淑芬传来消息:张副司令已经向中央提交辞呈,理由是“健康原因”。
“这是在金蝉脱壳。”李振国咬牙道。
“我们必须阻止他!”王秀兰急切地说。
“来不及了。”林淑芬摇头,“他已经通过关系,提前安排好了退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证据公之于众。”
李振国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那就公布吧。”
于是,一封匿名举报信连同大量证据,被悄悄送到了中纪委办公室。随后,几家主流媒体也陆续收到相关材料,并在经过核实后,开始陆续刊发报道。
舆论瞬间沸腾。
张副司令的辞职不再只是“健康原因”,而是与刘德昌案直接挂钩。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整个军需系统的腐败网络被一点点撕开。
几天后,中央正式宣布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军委相关部门。
李振国站在南锣鼓巷的屋顶上,望着远处的京城夜景,心中却并未感到轻松。
他知道,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你还打算继续下去吗?”王秀兰轻声问他。
李振国回头看向她,眼神坚定如初:“当然。”
王秀兰微微一笑,握住他的手:“那我就一直陪着你。”
夜色中,南锣鼓巷的灯火星星点点,宛如希望的火种,在黑暗中静静燃烧。
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刘德昌被带走后,南锣鼓巷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气氛。村里的老人们聚在槐树下窃窃私语,有人庆幸终于除了一害,也有人担忧这会不会牵连到自己。
李振国心里清楚,事情远没有结束。他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远处的天空,眉头紧锁。
“你在想什么?”王秀兰走到他身边,轻声问。
“我在想,下一步。”李振国缓缓说道,“刘德昌背后的人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反扑。”
王秀兰点头:“那我们怎么办?”
“等。”李振国语气平静,“他们迟早会出手。”
果然,没过几天,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刘德昌的律师正在四处奔走,试图为他脱罪。而他的几个老部下,也开始频繁接触一些关键人物,显然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与此同时,高志强依旧下落不明。林淑芬查遍了所有可能的线索,却发现对方隐藏得极深,几乎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循。
“他们在等时机。”周正分析道,“只要刘德昌的事情一拖下去,高志强就能安全转移。”
“那就不能让他们拖。”赵建军冷声道,“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突破口……”李振国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一个人??陈建国。
天元物流的法人代表陈建国,虽然只是个挂名老板,但他在业内有一定人脉,或许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我去找他聊聊。”李振国决定亲自出马。
……
陈建国住在西城区的一处老旧居民楼里。听说李振国来访,他脸色有些发白,但仍强作镇定地打开了门。
“李先生,没想到你会来找我。”陈建国干笑着招呼他坐下。
李振国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问:“你跟刘德昌合作多久了?”
陈建国脸色一变,勉强笑道:“李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只是个跑运输的小老板,哪敢跟刘主任搭上关系?”
“别装了。”李振国淡淡道,“天元物流的账本我已经看过,里面的资金流向清清楚楚。你要是愿意配合,还能保住点东西。否则……”
他没说完,但陈建国已经明白了其中含义。
沉默片刻后,陈建国叹了口气:“好吧,我说实话。刘主任确实在用我的公司洗钱,但我只是一个执行者,真正的幕后人……我不知道是谁。”
“真的不知道?”李振国盯着他。
“是真的。”陈建国摇头,“每次都是刘主任直接联系我,让我把钱转到某个账户,从来不说具体用途。我也问过几次,但他每次都只说‘上面的意思’。”
“上面?”李振国皱眉,“你是说还有更高层的人?”
“应该是吧。”陈建国点头,“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刘主任打电话,提到一个姓张的将军。但具体是谁,我就不知道了。”
这个信息让李振国心中一震。张姓将军,在军方高层中并不算少见,但能在这种情况下被刘德昌提及,说明此人地位不低。
“谢谢你。”李振国起身告辞,“如果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随时可以找我。”
陈建国连连点头,送他出门时,脸上还带着几分惊魂未定的神色。
……
回到南锣鼓巷后,李振国立刻召集众人开会。
“我从陈建国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将刚才谈话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刘德昌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位姓张的将军。”
“张姓将军?”林淑芬皱眉,“军委那边有几位姓张的高级将领,但真正有实权的,只有张副司令。”
“就是那个曾经主管军需采购的张副司令?”周正惊讶道。
“对。”李振国点头,“如果真是他,那这场斗争就不仅仅是刘德昌的问题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军需系统内部的腐败网络。”王秀兰低声说。
“没错。”李振国目光坚定,“但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不能退缩。”
“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对付一位副司令级别的大人物?”赵建军提出疑问,“光靠现有的证据,恐怕根本不够。”
“那就再找证据。”李振国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必须深入调查,找出更多与张副司令有关的资金往来和交易记录。”
“这很危险。”林淑芬提醒道,“一旦被他们察觉,我们可能会遭遇更猛烈的反扑。”
“我知道。”李振国点头,“但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自行动起来。林淑芬继续利用她在金融系统的关系,暗中调取相关银行流水;周正则负责联络几位曾在军需部门工作的退休干部,希望能找到更多证词;而李振国,则准备亲自拜访一位关键人物??张副司令的老部下。
他知道,这一趟,注定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