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鹿城机场国际出发厅。
“华夏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贸易洽谈小组”的成员们,此刻已经彻底变了一副模样。
谢怀安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打着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提着公文包,俨然一位沉稳干练的部门经理。
俞政宁和其他几名队员也均是西装革履。
一副“工程师”和“司机”“保镖”打扮。
俞宛儿则换上了一套剪裁得体的女士西装套裙。
头发挽起,略施淡妆,鼻梁上还架了一副平光眼镜。
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完全就是一位专业文静的技术翻译形象。
她目光扫过队友,意外看到一个熟悉身形。
三哥怎么来了?
俞政宁察觉目光看了过来,兄妹俩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俞政宁眼神沉稳依旧,只极轻微地颔首,便若无其事地转开视线,仿佛只是同事间的无意对视。
俞宛儿立刻心领神会,压下心中的惊讶,也自然地低下头,假装核对笔记本上的日程。
不告诉三哥本意是不希望他冒险。
没想到,他还是来了。
一股复杂的暖流顿时涌上俞宛儿的心头。
有无奈,但更多的是安心和感动。
无论何时何地,家人总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这时,谢怀安办完手续走过来。
他抬眼看到俞宛儿,眼底掠过一丝清晰的惊艳。
目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一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温柔浅笑。
但他很快想起现在的场合,迅速收敛表情,恢复成严肃的“经理”模样。
只是走过她身边时,借着递登机牌的动作,低声说:“这身很好看。”
俞宛儿闻言,指尖轻轻掠过耳后的发丝。
接过登机牌的瞬间,小指似是无意地在他掌心快速一勾。
谢怀安只觉得一道细微的电流猝不及防地从掌心窜开。
握着票据的指尖微微一颤,耳根瞬间漫上一层不易察觉的薄红。
他下意识地收紧手指,轻咳一声,视线有些飘忽地移向别处。
俞宛儿却已端正了姿态,指尖稳稳夹着那张登机牌。
微微扬起下巴,镜片后的眼眸清澈专注,语气平和得体,仿佛刚才那个小小恶作剧与她毫无关系:“谢谢经理。我们会准时登机。”
谢怀安看着她瞬间切换回专业冷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无奈的笑意。
最终也只能维持着严肃表情,点了点头,转身走向其他队员。
只是转身时,步伐比平时稍快了些。
……
就在国内安排营救的时候。
大洋彼岸的米国。
书房里,余谋进坐在窗边,看似在阅读一本厚重的学术期刊。
但目光却不时投向窗外自由的天空,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他的妻子杨彩霞在一旁整理着书架,动作也比往常慢了许多,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忧色。
距离苏婉清“回国参加学术会议”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也不知道有没有把东西送到。
“彩霞,”余谋进压低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婉清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杨彩霞走到丈夫身边,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
目光同样投向窗外,声音压得更低:“别太担心,谋进。婉清那孩子机敏,又有决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得相信她。为了这份东西能送回去,再大的风险也值得。”
她的语气坚定,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
每一天的等待都无比漫长,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让他们心惊。
“我知道,值得。”余谋进深吸一口气。
收回目光,看向书桌上那些写满了公式的手稿,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执着,“为了这个,我们隐姓埋名四十年,付出什么都值得。只是……怕连累了婉清那孩子,也怕……功亏一篑。”
就在这时,书房门外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夫妇俩迅速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杨彩霞立刻拿起一块抹布,假装擦拭书架。
余谋进则清了清嗓子,用平常的语调应道:“请进。”
门被推开,进来的不是往常送餐的佣人,而是负责他们“安全”的负责人之一,约翰逊先生。
他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但眼神却锐利地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最后落在余谋进手边的期刊上。
“下午好,余教授,杨教授。”约翰逊的语气还算客气,“没有打扰二位休息吧?”
“没有,约翰逊先生,有什么事吗?”
余谋进平静地问道。
“只是来提醒一下,关于那份‘高温材料稳定性’的最终结果,总部那边希望能在本周内看到完整的版本。”
约翰逊微笑着,但话语里却没有多少商量的余地,“您知道,我们对这个项目投入巨大,期望很高。任何延迟……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关切。”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催促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急切。
杨彩霞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约翰逊先生,最后的数据验证需要时间。催得太紧,反而容易出错。”
“当然,我们理解科学需要严谨。”
约翰逊的目光扫过杨彩霞的背影,又回到余谋进脸上,“但也请理解公司的急切心情。毕竟,这项成果……太重要了。我们希望它能尽快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所以,还请二位加紧进度。”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另外,最近外部环境有些复杂,为了二位的绝对安全,我们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安保措施,也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外联系。有什么需求,直接告诉我们的人就好。”
说完,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书房,轻轻带上了门。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余谋进和杨彩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他们在怀疑了。”余谋进的声音干涩。
“而且可能在试探,或者……准备采取什么行动。”杨彩霞走到丈夫身边,握住他微凉的手,“催报告是假,施加压力、限制我们才是真。”
余谋进反握住妻子的手,“越是如此,越说明我们做的是对的!这东西,绝不能落在他们手里!必须送回去!”
恐惧是有的,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科学理想的坚守,早已超越了个人安危。
四十年的隐忍,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