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洞明显厄星目可明诸劫、见诸法,想要窃取此物还是挺难的。
素尘太后惦记此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忽见惦记不得之物被他人轻取,自然生出种种疑问。
这一刻,她不由想起话本中的经典故事。
那便是少时爱慕遇初恋、后因诸事痛分离,别时佳人知有孕、不忍阻路独自养。
此后十数年相思、孩童长大方寻亲,异地父子初相逢、悔恨连连多补偿。
之前素尘太后未生此心,是因木德禅师伪装极好,像是一位稳重祥和的老人。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木德禅师化为大魏少年郎,其少年成名、四国皆知,实力强大、寻觅有苏。
无论是年龄差异,还是道门出身,都极为符合话本中的寻亲故事。
“父亲,你如此偏爱周师弟,可是另有隐情。
你放心,我绝不会告诉母亲你曾年少留情。”
素尘太后认为自己抓住了玄机真人的软肋。
想来父亲为了安抚她,定会取出不少灵物作为封口费,如此一来,往后的日子定会富贵连连。
却不想周元闻言颇为诧异,玄机真人则是目绽星光。
“师侄,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理?”
“师叔,贼已自招不可放纵,当收私情、以正国法。”
“甚好,待我拿了王宫窃贼,再领师侄与家中亲眷相见。”
玄机真人与周元一问一答,配合的极为默契。
既像是被发现真相后的料理隐患,又像是两位一心抓贼的道门真人。
素尘太后见事不妙,便想脱身而逃。
“母亲唤我有事,我先告辞了。”
却是白狐见危忙告别、身化画卷已远离,星光如索定其形、大手抓来送静修。
玄机真人终究抓了那取物小贼,也治理了王宫失窃之事。
唯有查出窃贼名号的素尘太后不太开心,敲打养心静修殿之门,倾诉不公之事。
说什么,同门之会不带她、亲属之宴也不带她,这其中可是有什么误会。
又说,拿家中之物怎能算窃,至多算是不告而取。
但玄机真人事务繁忙、脸面不爽,暂时听的不得狡辩之言。
在素尘太后摆脱话本乱心,用心誊写道经十卷时,玄机真人已带领周元前往了瑞霞殿。
在此周元见到了有苏国传续之人,也就是当代天狐妃。
其身着素净云霞袍、头戴江河四水簪,四枚玉簪左右各二,有江河之水化作流苏步摇状,晶莹剔透下垂为雾。
又见雾气升腾为云环,汇于天狐妃身后流转,似是云霞宝相环,衬那多形似水柔。
再看其容,无寻常狐女之妖艳,端庄华贵眉宇含笑,双手如玄机真人般,各有一黑一白金玉戒。
其名号前有云霞翼纹图标,上书‘有苏’二字,后亦有两星高悬、暗隐七星之图标。
全称为【有苏国母75级天狐妃素惜】。
由此可见素尘太后随母族,以有苏白狐之躯得有苏贵姓。
“师婶安好,道门后辈冒然来访,还望勿怪。
此乃我偶得之奇物,先前已赠师叔一道,再请师婶与师叔和美同喜。”
说话间,周元再次取出一道五德福运香火送上。
他既然携礼拜访玄机真人,就不会故意给人家夫妻分个远近。
天狐妃见此起身相迎,伸手取了五德福运香火,笑言夸赞道。
“既是自家人来坊,何须带什么礼物。
只此一次算你心意,下次我就不收了。”
“还是道门弟子懂事明理,不似我家那丫头痴长年岁、不长心。
你与你师叔且先安坐,待我唤人布置酒宴,也让你尝尝咱们有苏国的特色酒食。”
天狐妃并未立刻回礼,引周元与玄机真人离开后便出了云霞殿。
不多时,十余狐女捧来道道佳肴,又置几壶美酒装点菜色。
天狐妃亦取来一物,却是一黑一白两枚环玉。
“有苏国因情而盛,国内诸宝也多与情有关。
此乃情果环玉,一阴一阳可结情果天地证,又有成情不同果不一。
若是此生情缘未断,有此环玉牵连,有情者多会轮回至一国之地,有罪别论。”
“然情非尽善,有多情无忠、有相守相敬、有贪婪占有、有成全伤己。
我看你年岁不大,想来可见尘世是非,难明情中拉扯。”
“此环乃国中有情者寿终而留,你乃道门真修,我无物可教,便将此相伴同喜之果赠予你吧。
望你明此环之意,日后见情时莫迷一时,多思长久。”
【叮,获得特殊道具情果环玉相守同喜】
【介绍:长相守、同喜乐,一世相守不对立,环玉成果喜无忧。】
【效果:唯一类道具,成情不同情果不一,此果同喜,需敬方得。】
【长相守:可消耗灵气瞬间转移至另一环玉佩戴者的身旁。】
【同喜乐:佩戴环玉的两人非同时死亡,可瞬间在另一人身旁复生,同喜复生效果每日复生一次。
且环玉佩戴者将共享所有正面加成,即对一人叠加正面状态,另一人同时生效。】
【注:部分状态共享后,有几率对另一人造成损伤。】
情果环玉相守同喜的效果极为不俗,与周元之前获得的离爱情果各有优劣。
比如周元的一身加持状态,一旦与天凶罗睺共享,很可能会相互伤害。
当然除了天凶罗睺之外,他的其他化身均较为正经,可以互惠互利,相互分享增幅状态。
将相守同喜环玉收入囊中后,周元拱手施礼。
“多谢师婶教导,我会细细体会环玉所蕴之意。”
【叮,天狐妃好感增加,其认为你知礼听劝,非自傲顽固之士。】
天狐妃回礼慢了片刻,反馈同样慢了不少。
可见其是心思缜密之人,需看到对方态度才会定下喜恶。
这般看来玄机真人与天狐妃均是聪慧之人,却不知素尘太后是不通家学,还是被人间之事带偏了。
“玄机,素尘既在宫中,为何不唤她参加亲宴。”
“夫人不知,我儿长大了,她亲口交代家中失物被谁所拿,已有为己担责之心。
我不忍她苦心白费,特意将她送入殿中静修。”
“是这样吗?”
“确实如此,却不知她为何当着师侄之面承认此事。
不过,我丢些脸面事小,她幡然醒悟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