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三十二章:求学之路(二)(第1/2页)
逻辑学导师重复着他的中学语文课程一些知识,但是举实例的时候又让他感觉闻所未闻。关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课程里就有多个案例应用于观察、分析,特别是做出结论前对这两个条件的量化分析方法。
常轲发现,基本逻辑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过往所学。如果将来他从事别的什么行业,比如重拾旧业做生意,他的分析角度和能力都会与众不同。
战术课程令常轲这个文雅书生改变了一贯的看法。
教跟踪和反跟踪的教官是个貌不惊人,身材瘦削的年轻人。他把随身带来的化妆盒展示给大家看,除了改变肤色的各种粉底,还有假胡子、假发、染发剂、隐形眼镜。
在大家好奇地翻看这些东西时,没人注意到他已经离开课室。
五分钟后,一个满脸愁苦的中年男人瘸着腿走上讲台,学员们狐疑地看着这人,依稀认出他就是教官。
“跟踪者很可能没见过你本人,脸部识别主要依靠照片。你们的工作守则中有一条:除了组织要求建档,永远不能留存个人照片。另外,打过交道的跟踪者对目标的辨认除了相貌,就是形体动作。在后背垫个剪好的硬纸片,穿上外套,可以改变身形。鞋里放几颗碎石子,会改变走路方式。”
“作为被跟踪者,要经常切换行走路线。把一切反光的物体作为镜子,要多利用橱窗这类玻璃反光物。路面积水、停靠的摩托车后视镜、手表,甚至马口铁垃圾桶、不锈钢门框都是发现跟踪者的镜子。”
有一个药品使用课程,出人意料的简单。
教官举起透明的小塑料盒,里面有三颗胶囊
“蓝色那颗,如果你想72小时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睡觉,就吃这颗。能让你像吃饱睡足那么精神。”教官的语调有点悲哀,听起来这药的效果令人不适,“实验表明,正常人在被迫不能睡眠48小时后开始崩溃。不能睡觉是最痛苦的折磨。”
“这个蓝色的我需要两颗。”常轲想。
“浅绿色那颗是假死药丸,这颗药很神奇,服用后两分钟内会产生濒死的身体痛苦,然后暂停呼吸和脉搏。‘死亡’将持续五分钟。当然,你不会真的就死了。”教官知道年轻人的顾虑,“就像交通灯的绿灯。我会安排专门的医师,每个人都要试服一次。”
学员们轮番试服药物。咬碎胶囊后,人马上剧烈抽搐,从嘴里吐出白沫和食物渣滓。持续五十秒后,抽搐开始减慢,再过十秒脉搏彻底停止,人进入深度昏迷状态。
观摩的学员用手触摸,“尸体”脉搏和呼吸完全停止。
“药物经过专家研制完成后,经过无数次···那个···‘临床实验’,绝对有效。再说一遍,你百分百会醒过来,除非,在这五分钟内,敌人用别的方法处死你。”
教官用拇指和食指夹着最后一颗胶囊,氰化物,自杀用的。“这个不需要试服了。”教官看着学员们,“不过,真用上的时候,你会感激它的。
“还是那句话:一定不要被抓住!”
开锁是一个技巧课程,教官展示给他们看的是几十把形状各异的普通锁,唯一区别是这些锁外壳是透明的,锁芯被固定在有机塑料制成的模子里,以便他们立即看清锁的结构和开锁的详细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三十二章:求学之路(二)(第2/2页)
他们很容易就掌握了用两根回形针开各种门锁的方法。接下来,又学到用手感破解密码锁的方法。
紧接着是定点爆破,教官强调:定点爆破这个词的重点不是爆破,是“定点”。用有限的炸药完成任务时,重点分析“定点”——建筑基础结构,才能计算出炸药爆破力的破坏程度。
因此他们要学习简洁有效的建筑结构课程,地基深度、混凝土质量和钢筋直径都对爆破效果有影响。
若干年后,美国“911”事件中飞机撞击的楼层经过事前精密运算,才会导致整栋大厦塌方。
下一堂课,教官会给他们灌输“短板概念”,标准化处理的产品虽然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是它的短板一定不受人为的情绪影响。
教官用他们刚刚学过的暗房课举例:“同样用D-76冲洗黑白胶卷,人工冲印和机器冲印,哪个会更好?”
很多学员说当然是手工的好,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的专业摄影师还喜欢自己做暗房。
“你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很模糊,职业摄影师的照片跟我们的照片用途不一样,他们追求艺术效果,也就是个性化,人为的成分很大。我们的照片用于情报和取证,机器冲印已经能高效完成。”
“这跟短板有什么关系呢?”
“你们已经知道短板效应的概念,我就不解释了。在冲印这个程序上,多数情况人工冲印可以对拍摄时候曝光之类的缺陷做人为甚至艺术性调整,这点机器做不到。但是,如果冲印人员因为别的事,比如跟老婆吵架情绪变坏,”老师看着恍然大悟的学员们,“那就会有弥补不了的人为失误,常常有人因为接电话或者中途要处理其他事,忘了时间——比如把药水成分配错,底片冲成白板,这些失误都可能把你拿命换来的底片毁了。冲印师傅的状态就是工序的短板。但是,机器不会。”
“短板效应,是指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构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弱项,要了解对手的强项。照片冲印这个例子说明,即便我们发现最弱那个点,很可能在意外情况或者看不到的地方产生更加不确定因素,出现更短的板。”
“多数人思考问题都趋利避害,往好处想。你们的工作成绩可能难以评估,风险是可以也必须预估的,因为,那都是致命的。”教官最后强调说:“做情报分析工作,不需要考虑发生的好事,但切记要把最坏情况发生的预案准备好。”
常轲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教学方式,前一节课是逻辑学的平衡分析法,下一节就转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心理学分析。逻辑课程讨论发散性思维,而文化课程变成理性叙述。特别是那些案例,让他能设身处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