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9章回家(第1/2页)
记者会后的第二天,哥都的风,似乎都变得温柔了。
全球的媒体,还在反复咀嚼着墨清漓说的每一句话。
她那句“祝福J国”,被各大评论文章,誉为“最高级的胜利宣言”。
然而,风暴的中心,却已恢复了平静。
陆沉渊一家,没有像外界预料的那样,在记者会后立刻回国。
他们在等,等一个真正能为这件事,画上句号的官方姿态。
上午十点。
一个电话,打进了皇家大酒店的顶层套房。
电话不是来自总统府,而是来自,J国新任总理的办公室。
总理的首席秘书的态度谦逊而郑重。
他向陆沉渊先生和墨清漓女士,转达了总理的私人邀请。
希望能在明天,于总理官邸,与他们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面,共进午餐。
这不是外交辞令。
这是一份,极具份量的示好。
J国的总统,代表了国家的脸面和历史。
而总理,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实际的权力和未来。
“请转告总理先生。”陆沉渊对着电话,语气平静,
“我们很荣幸。明天中午,会准时到访。”
挂掉电话,墨清漓从婴儿房里走出来。
“是总理?”
“嗯。”陆沉渊点了点头,“他比我想象的,更着急。”
“他需要一场合作,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向国民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墨清漓一语道破。
“是向夏国,证明他的诚意。”陆沉渊纠正道。
墨清漓走到他身边,看着窗外,那座已经不再让他们感到压抑的城市。
“那么,我们这场被迫的假期,终于要结束了。”
“是的。”陆沉渊揽住她的肩膀,“我们该回家了。”
……
与J国总理的会面,比想象中更加顺利。
没有媒体,没有闪光灯。
只有总理和他的几位核心内阁成员。
午餐是简单的J国传统食物,气氛轻松,却又处处透着郑重。
他们没有再提过去那三年的不愉快。
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未来。
总理明确表示,J国国会已经通过议案,将全面放宽对夏国企业的投资限制。
尤其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领域,J国希望与渊龙科技、汗青科技等夏国企业,展开最深度的合作。
“J国,将永远是夏国的朋友。”总理在午宴的最后,举起茶杯,对陆沉渊和墨清漓说,
“一个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朋友。”
陆沉渊和墨清漓,举杯回应。
从这一刻起,他们个人所经历的磨难,才真正转化为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破冰的坚实一步。
他们,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清白。
也为自己的国家,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午宴结束后。
J国政府官网,发布了一系列,与夏国合作的备忘录。
A国对此,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
但这一次,J国的回应,只有沉默。
……
在离开J国前,陆沉渊还有几件事要做。
他约见了芦谨麟律师,和哥都大学的刘九文教授。
地点,就在刘教授那间,充满了书卷气的老宅院里。
陆沉渊没有谈论自己即将离开的事。
他只是将两份文件,分别交给了两人。
一份,是“灯塔”基金会未来五年的,追加注资计划。
另一份,是“活水实验室”扩大规模,与J国所有夏裔社区合作的详细方案。
芦谨麟和刘九文,看着文件上的数字,和那些详尽到每一个细节的规划,都愣住了。
他们都以为,随着墨清漓的案子结束,陆沉渊对J国夏裔社区的投入,也会慢慢停止。
毕竟,人之常情。
“卸磨杀驴”,是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陆先生,这……”芦谨麟的语气,有些不敢相信。
“芦律师,刘教授。”陆沉渊看着两位老人,眼神诚恳。
“我从一开始就说过,‘灯塔’和‘活水’,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件事。”
“是为了让我们的同胞,在这片土地上,能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9章回家(第2/2页)
“这件事,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有任何改变。”
“它会一直,持续下去。”
刘九文教授的愣了愣。
他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微微有些失神,然后说道,
“陆先生,我替所有在J国的夏裔同胞,谢谢你。”
“是我们,该谢谢您二位。”陆沉渊站起身,深深鞠躬,
“没有你们的奔走和坚守,就没有这一切。”
芦谨麟和刘九文,连忙将他扶起。
他们看着陆沉渊。
这个年轻人,以一人之力,搅动了J国的政局,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却在功成身退时,依然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谦逊与赤诚。
他们知道,J国的夏裔圈,因为这个年轻人,拥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
在J国的最后一晚。
陆沉渊没有安排任何应酬。
他亲自下厨。
在皇家大酒店那间,宽大到有些奢侈的厨房里,为一位特殊的客人,准备了一顿家宴。
客人,是夏国驻J国大使,李文博。
傍晚七点。
李文博脱下西装,换了一身便服,独自一人,前来赴约。
这是他这三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陆沉渊的私人宴请。
他按流程,向国内打了报告。
理由是:与即将归国的同胞,进行一次谈心。
一进门,他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楼梦玲和林书函正在客厅里,陪着陆时安玩耍。
墨清漓笑着,将他迎了进来。
“李大使,快请坐。阿渊还在厨房忙活。”
李文博看着这温馨的,充满烟火气的一幕,有些恍惚。
只有他清楚,这家人在过去的三年里,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陆太太,太客气了。”李文博在沙发上坐下。
“应该的。”楼梦玲抱着孙子,笑着说,
“这三年,多亏了李大使的照顾。我们全家,都感激您。”
李文博连连摆手。
“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不一会儿,陆沉渊端着几盘家常菜,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西红柿炒蛋,糖醋里脊,清蒸鲈鱼。
都是最普通的,夏国家常菜。
他身上还系着围裙,额角带着一丝薄汗。
完全没有那个搅动世界风云的科技巨子的半分影子。
“李大使,条件简陋,随便吃点。”陆沉渊解下围裙,笑着坐下。
“这可比国宴,丰盛多了。”李文博半开玩笑地说道。
这顿饭,吃得很慢,很安静。
他们没有谈论任何,关于工作和未来的事。
只是聊着,京州的秋天,哥都的雪。
聊着,陆时安的眉眼,更像谁。
李文博看着眼前这一家。
看着陆沉渊,自然地给墨清漓夹菜。
看着墨清漓,温柔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看着两位母亲,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安宁的笑容。
他似乎更加明白了,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能赢。
因为,他所有的谋划和斗争,最终的目的,都只是为了守护,眼前这最简单的,人间烟火。
这让他,拥有了最坚硬的铠甲,和最柔软的内心。
饭后,陆沉渊和李文博,站在露台的落地窗前。
“陆先生,回国后,有什么打算?”李文博终于还是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休息一段时间。”陆沉渊回答,“陪陪清漓和孩子。”
“然后呢?”
陆沉渊看着窗外,哥都的万家灯火。
“然后,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
李文博点了点头。
“一路平安。”李文博伸出手。
“谢谢李大使。我们国内再聚。”陆沉渊握住他的手。
这位沉稳的国家使节,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
陆先生,清漓女士。
你们不仅为自己,打开了一条回家的路。
也为我们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路。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