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何兴洪一口一个表叔:“我们家有兄弟两个,我是最小的,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早都出嫁了,我哥哥也结婚了。
在老家跟我爸我妈他们一起生活。
我去年的工资除了生活开销其他的都给家里了,但家里说了从今年开始都让我自己留着,攒下来说对象安家用。
我哥哥就上了个小学,两个姐姐小学都没上完,也就我念到了高中,但是高中也没毕业。
刚好有这么个机会,年龄也够了,就直接从学校出来上岗了。
当时找这个工作的时候托了人花了钱,所以上班头一年的工资我都给家里了。”
高明海听着他说这些,没有特别的表示,就嗯了一声。
那个表情可不是平时那样,而是高翠萍说的早两年的时候那样,严肃的让人有点害怕。
“等于我们一结婚就可以分家,我们过我们的,我在单位有房子,结婚在老家,但结了婚肯定是来住镇上,不跟家里人住一起,就是逢年过节是忙的时候抽时间要回去。
我不认为我多念了那么几天书有份工作有什么了不起。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是了不起,但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就跟山里人在地里种地也是为了吃口饭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比他们稍微容易一点。
当然,因为我念了几天书所以才会容易一点,但结果也就这样。
像翠萍虽然没有念到多少书,但是她人勤快,有手艺。现在也不是以前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也可以凭自己的手艺吃口饭。
她不靠我她也能活的很好,所以这个不存在什么高攀不高攀的……”
手里干着活嘴里不停的,话是真多,高明海听的脑瓜子疼。
他们之前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打过交道,这小伙子真的是自来熟,话可真密。
开始还装模作样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了,这一开口就跟那大河里的水似的,收都收不住了。
“婚姻是大事,不能说你们认识几天你就觉得合适了,是要过一辈子的事情,马虎不得。
你有你的想法,我们也有我们的想法。
虽然说现在解放很多年了,婚姻早就自由了,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风俗。
我们那里,结婚这种大事情父母说了还是算了,不可能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所以,这些事情你说了没用,得让你家里人来。
你的诚意是后边给翠萍看的,你家里面的诚意才是给我看的,先有我看到的才有翠萍看到的。”
结亲结的是两性之好,以后小两口和和睦睦,两家人也要当亲戚一样长久来往。
不是说靠着嘴皮子三锤两棒子把人家姑娘哄骗过去就算完了,不可能的事。
这些事情,父母是要打前战的。
只有女方的父母满意了男方父母给的诚意,两个年轻人才有机会有资格谈所谓的感情。
不然谁认得谁?
就算何兴洪早早的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磨了这么久了又怎么样?
正因为如此,高明海的态度才会更加的坚决。
还有那个房子的事情。
别管以后在哪里住,既然兄弟两个,分家就得正儿八经的分家。
不能说一个在乡下,一个在镇上,就算是分家了。
分家那要怎么分?
要么就是一分三下,要么就是一分两下。
除了父母要怎么赡养,剩下的就算是老房子上面的一块瓦,都得一人一半。
当然说这个太早了,早的有些离谱。
但高明海不满的就是何兴洪那单纯的笼统的说法。
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儿。
何兴洪长叹一口气,明白他的意思了。
现在想单独的把高翠萍约出去好好谈一谈,根本就不可能。
人家父母不允许。
至少得双方都了解透彻,相互的意见达成一致,有那么点谱了才有可能。
不过他倒是还算是能稳得住,并没有被高明海的严肃吓退,依旧在摊子上帮忙,直到高明海收摊才走。
走的时候还跟花溪和高翠萍打了个招呼。
再没提要出去转转谈谈的事。
虽然已经过了正月十五,但是昨天老太太提起来了,花溪的馋虫就被勾起来了。
市场上的人少起来,她就烧了一壶开水,把准备好的糯米粉给烫了一点,揉成的团。
“我们今天吃元宵啊!”
“对啊,既然拿来了就吃呗,总不能留着等下一个正月十五,时间长了就不好了。”虽然今年高明海一点稻谷都没种了,不止没有江米,连吃的米都没了,但是还是能想办法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