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完这个就再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主要是天也不早了。
花溪送他到门口:“家里的香椿还能再掰吗?”
“能,今天才掰了一部分,就我们那门口的明天回去要全部都掰下来,你那房后面的也得掰了,掰过了留着继续长,不掰的话一天一个样,说老就老了。”
“那就都掰了吧,等第二茬来了我回去搓一点盐菜,今年想多搓一点,那个下饭实在香,挺受欢迎的。”
主要这东西第一茬长起来最嫩,最新鲜,最有卖相。
掰过一茬再长起来看起来就不如第一茬。
不过只要长得比较鲜嫩,自己吃的倒也不在意什么卖相不卖相。
“嗯,等第二茬长起来了跟你讲。”突然感觉就有盼头了。
等高明海走了,高翠萍才问花溪。
“关姨怎么想起来给我介绍对象了?”
“因为你好呗!一个人好不好光凭一眼看不出来,时间长了,只要不傻都能看出来。
她觉得你是个好姑娘,所以就想把你说到他们那里去。”
这年头有门手艺不比有个正式工作差。
靠着手艺可以去给人家干,拿工钱,也可以自己做,怎样都能挣钱。
而且关家那边离镇上也近。
高翠萍在想黄老太太给介绍的:“姓向的那个离我们家很近,就一个村子,以后回娘家也方便,走路都不要10分钟。”
这样家里面要是有什么事需要搭把手的她也能很快就知道。
花溪却不赞同她这种想法:“结婚是你的事情,你要过一辈子,人才是最重要的,你别想着远近,别想着自己家里。
你爸那个人你总是知道的,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往好里做,你觉得他会一辈子这样辛辛苦苦的种菜,卖菜吗?
从前年冬天提起卖魔芋开始到现在你感觉不出来家里面就那点田地也在不停的变着吗?
你留在村子,你爸以后要是跑来镇上,那这到底是远了还是近了?值当吗?”
反正在她看来,就这两个她还是比较偏向于关婷说的这个。
至于到底怎么样,那还是得决定了之后好好去打听一下。
就是这个打听也方便。
要是觉得合适就直接过去,反正面生,就说是听说他们家有个木匠手艺不错,想订点家具,这就是现成的由头
人是什么样子见面说几句话就知道了,比从别人嘴里打听来的要靠谱的多。
至于合适不合适,现在想那么多没用,在确定下来之前大可不必投入感情,省的回头出现岔子让自己心里难受。
但是这个事花溪说了不算,得看高翠萍怎么想,也得看高明海怎么打算。
香椿到了四月底第二茬就已经彻底的长出来了。
这个和蒜苔一样,都是季节性的东西,一天一个样,老的快的很。
花溪打算回去腌咸菜,所以即便是逢集关门也关的早,高明海那边还没把摊子收好,她已经把店里面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关门。
让高翠萍带着英英在店里等着,她去了外头的商店给老太太买了一包桃酥买了两瓶罐头。
回头从市场口上过,就看见已经显怀的姜芹。
对方挺客气的,跟她主动打招呼:“今天这么早就忙完了?”这才刚刚一点多,正常逢集的时候那个店都要开到下午三四点。
“今天做的少,早早的就结束了。家里有点事得回去一趟。”说完之后看了看姜芹的肚子:“说起来是不是有五六个月了?预产期在啥时候呀?”
“下半年开学的时候,8月底9月初的时候。”
“那是个好时候,不冷不热的,坐月子也不受罪。”这要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生,一个月子都能把人捂臭了,也不利于伤口恢复。
“说的就是。”
两个人随意说了几句,花溪就提着东西回了店里。
她回家里来看看老太太还是挺高兴的。
早先有许桂芳在的时候,老太太还有个说话的人。
现在许桂芳不在了,王翠英又很少往梁上来,她只有偶尔去串门或者黄家老太太过来串门的时候才有个说话的人。
大多数时候就是在门口撵撵鸡扫扫地,随后就拄着拐棍坐在西边的墙根角往小河坝那边看,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花溪回来哪怕就只有一个下午,家里多了个人就感觉热闹很多,她当然高兴。
“晒盐菜也不是那么好晒的,一个太阳晒不好。”
“那我也不能一直在家呀,明天不管是大哥还是二哥,哪个有时间帮我把后面的香椿勾一下,我把它摘好,洗好了弄到梁上来晒,还得麻烦娘后面帮我看着。”
这玩意确实是一个太阳晒不干,而且还得搓一下,搓成卷,不然就那样散着叶总觉得差点意思。
“还是让你大哥顺手给你弄了吧,你二哥现在是指望不上,他自己那一摊子,都不知道整哪头的事,今年也不知道他们晒香椿没有。
你把坛子也要准备好,晒个八成干就得放坛子里,晒太干了也不好。”
“还是原来家里的那个坛子,具体还得看看能掰下来多少,如果多的话可能装不下,回头我在集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再买一个,然后让大哥帮忙捎回来。”这种季节性的东西,一年就只能弄这么一次,当然是能弄多少就弄多少。
以前就自己吃有一小坛子都足够了,现在店里面也能用的上,那消耗起来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