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孽子> 第138章 打个预防针

第138章 打个预防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爷,出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皇上是不会同意你出海的吧?”
    郑和就这样盯着朱瞻墉。
    他总觉得这件事背后有点不对劲。
    “出海确实很危险,但是出海对于我大明来说,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朱瞻墉这话刚刚说完,郑和就接着问,“王爷觉得出海的意义在何处?就比如我这次下西洋,朝中大臣就很有意见,觉得劳民伤财的修建福船,然后兴师动众的前往西洋,最终并没有给朝廷带来什么好处。”
    “谁说没有给朝廷带来好处?至少让大家知道了海外的世界,知道大明之外还有许多国家,知道西洋往西还有许多国家。”
    “那有怎么样呢,朝中大臣总觉得意义不大。甚至有些人觉得皇上让我下西洋,只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已。”
    郑和倒是胆子够大,这个话也直接说了出来。
    当然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确实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
    毕竟靖难之役的时候,建文帝可谓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只是在宫中留下了一堆似是而非的东西。
    在大明境内寻找了那么多年,一直都没有找到建文帝的下落,有传言他出海了。
    所以朱棣才会安排郑和下西洋。
    “我大明物产丰富,很多东西在国内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海外却是颇受大家欢迎,把这些货物运输到海外售卖,可以换回来大量的金银以及香料等海外特产,这对我大明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这些年,皇上北伐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不仅户部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国内各处也是时不时的有钱慌的情况出现。”
    “但是郑大人想必清楚,海外的情况跟我们国内又听不同的,通过贸易,完全可以让我们大明获得很多的好处。”
    朱瞻墉这个观点,在大明显然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不过郑和听了却是沉默了一会。
    作为大明最了解海外的一批人,郑和的眼光自然也是有所不同的。
    “王爷,你的这个说法不能说就没有道理,但是我们使用各种货物从海外换回来一堆黄白之物,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啊。”
    郑和这么一问,朱勇和张軏在旁边都有点愣了。
    为何明明觉得郑和的话好像不大对,但是又很有道理的样子呢?
    “郑大人,这里面就涉及比较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了,但是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觉得用大明的瓷器、琉璃等物品换成黄金和白银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从海外换回稻谷、香料等其他物产,这种不能说没有意义了吧?”
    货币相关的理论,朱瞻墉自己也不是特别的理解。
    但是他可以肯定郑和刚刚那个理解是错的。
    既然如此,那就换一个大家比较能理解的说法来解释了。
    “我们使用泥土制作成瓷器,运输到海外就可以换回来大量的稻米,这生意不亏吧?就南洋这里的价格,一个瓷器换回来几千斤大米,甚至是几万斤大米也是有可能的。这要是生意做大了,岂不是大明百姓的饥荒问题就得到大幅度的缓解了?”
    “这南洋地区的气候跟大明很不一样,同样的稻谷在这里可以一年种植三次,虽然大米的口感可能不见得很好,但是产量绝对是比我们大明要高好几倍的。”
    “所以这些年,我们中原王朝时不时的就会有饥荒问题,但是却很少听说南洋地区的国家有什么饥荒问题的,因为只要不是太懒惰,在这里想要饿死都有点困难啊。”
    “如此好的条件,如此好的机会,我们要是不利用起来,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朱瞻墉这么一说,郑和倒是不知道怎么反驳了。
    因为朱瞻墉说的都是事实啊。
    “哎,王爷,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朝中大臣想要理解,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最终郑和也没有再反驳,不过却是陈述了一个极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如果海外有亩产千斤的粮食,为了寻找这些粮食,大家的态度就会变化吧?”
    朱瞻墉之前可是跟朱棣说过了,等郑和下西洋回来就接着去美洲,现在也算是先给他打一打预防针了。
    “不可能!哪怕是南洋这里的水稻一年可以种植三次,一年的亩产也不到一千斤,更加不用说一次性种植就亩产千斤。”
    郑和想也没有想就否定了朱瞻墉的这个说法。
    他这一次可是一直走遍了南洋和西洋,虽然没有继续往西而去,但是郑和自认为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非常了解了。
    他都没有听说过哪个地方有亩产千斤的粮食,那么说明这种东西就是不存在的。
    可是,这一次他对上了挂逼,自然就要输了。
    “这个世界除了郑大人取得西洋和南洋之外,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我们不曾到过的。比如沿着倭国北部的海域一直朝着东边而去,就可以到达北美洲。”
    “而从爪哇国那边一直往东而去,就可以到达南美洲,这两个地方都是还没有被大家发掘,我说的亩产千斤的粮食,在这里就可以找到。”
    朱瞻墉觉得有必要让郑和早做准备。
    要不然还不知道土豆、玉米之类的东西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大明呢。
    虽然提前让朱棣安排了兵分两路出海的计划,就等郑和回去执行。
    但是朱棣跟郑和的关系非常好,如果到时候郑和不愿意,或者是认为这个冒险没有意义,那么很可能朱棣会改变主意。
    这肯定不是朱瞻墉希望看到的情况。
    “王爷,你可是认真的?”
    郑和盯着朱瞻墉,想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之前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孙。
    能够作为第一个被朱棣册封为王爷的皇孙,现在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的。
    要不然朱棣干不出这样子的事情出来。
    “郑大人,你不是一直很好奇我为什么要出海吗?除了刚刚说的那些理由,想从海外挣钱回去之外,更多的就是希望能够为我大明找到更多的海外物产。”
    “就是王爷说的亩产千斤的庄稼?”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第四天灾:人在高武,游戏成神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离婚后,娶了前妻的天后小姨 万仙来朝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一人之下:天师府出了个道剑仙? 天命皆烬 我在异界有座城 穿进古早言情当女主[现代版] 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 [娱乐圈]恋爱心愿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逐鹿中原? 高朋满座 通天剑祖 仙业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