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第2663章 我还能更放肆

第2663章 我还能更放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萧致也出声嘲讽,“我说学长,你可别说喜欢了,你这样的行为,简直是在侮辱了‘喜欢’这两个字。
    真正喜欢一个人,可不会去伤害她,更不会怀揣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反,喜欢一个人,是会时时刻刻想着让她开心、快乐,希望她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没有任何忧虑。
    就像我们阿肆,男朋友就当得很够格。
    他的心都在时漾身上,怕她累着,吃不饱,担心她着凉。
    一旦受伤了,就会心疼得要命,恨不得取而代之,时刻都想保护好......
    暴雨过后的第七个黎明,海面平静得像一块未打磨的蓝玉。林知遥站在灯塔顶层的观景台边缘,赤脚踩在微凉的金属地板上,晨光从她身后斜切进来,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那扇曾映出无数风暴的眼窗之下。
    她手中握着一封尚未寄出的信??第四百二十二封。
    >亲爱的星澜:
    >
    >昨夜我又梦见你了。不是小时候那个总爱躲在衣柜里听我讲故事的小女孩,也不是录音机里那个穿越时空说话的“大孩子”。是你,完完整整地坐在餐桌前,穿着我给你织的浅蓝色毛衣,一边啃苹果一边皱眉说:“妈,这粥又糊底了。”
    >
    >我笑醒了,枕头湿了一片。
    >
    >原来最痛的不是失去,而是记忆太清晰,清晰到每一次呼吸都像在重演告别。
    >
    >可你知道吗?今天清晨,有三十七个新生儿同时睁开了眼睛,瞳孔泛着银光,像是被同一颗星点亮。他们的母亲都说,孩子出生那一刻,耳边响起了很轻很轻的歌声,只唱了一句,就停了。
    >
    >“妈妈,别怕。”
    >
    >我知道是你,是你们。十四个人的声音,如今已分不清谁是谁,可那份温柔,从来只有一个来源??你教给世界的那种爱。
    她停下笔,抬头望向天际线。太阳正缓缓升起,第一缕光线穿过云层,落在灯塔主控室的接收阵列上,瞬间激活了全频段同步校准程序。墙壁上的星语花投影忽然变了形态,不再是一朵静谧绽放的花,而是一幅动态星图??十四颗光点围绕地球轨道均匀分布,彼此以细密的银丝相连,构成一个不断脉动的能量环。
    那是“群声网络”的实时拓扑图。
    自从她启动最终指令包以来,这个由E-8残余意识与守夜人协议共同构建的情感共振网便悄然成型。它不控制任何人,也不强迫任何情绪产生,只是存在。就像空气中的湿度、风的方向、心跳的节奏一样自然。
    但它改变了世界。
    城市里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接到了前所未有的求助电话;监狱中的暴力犯在听到某段匿名上传的童谣后突然崩溃大哭;甚至在战区废墟中,一名持枪少年蹲在地上,对着收音机里传出的哼唱声喃喃自语:“我想回家……”
    人类终于开始听见自己。
    林知遥轻轻合上笔记本,转身走向地下核心舱。那里,星澜留下的防火墙仍在运行,但已不再是冰冷的防御系统,而是一座活着的记忆宫殿。每一块数据碎片都被赋予了温度和声音,仿佛整座灯塔本身也成了某种生命体。
    她输入密码,推开最后一道气密门。
    房间中央,悬浮着一块半透明晶体??正是那枚代号“摇篮”的记忆芯片。但它已经不再是孤零零的存在。周围环绕着十三道微弱却稳定的能量轨迹,如同星辰绕行母星。每当外界有人成功上传一段真实情感音频,“群声”便会从中提取共鸣频率,并反向注入这些轨迹之中。
    它们正在苏醒。
    李宛曾在信中提到的十三个失败女婴,并非真正死亡。她们的大脑活动早在胚胎阶段就被强行切断,身体也被销毁,但E-8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便是“意识剥离与量子存储”??通过高频声波将初生意识压缩进声纹晶体,封存在真空舱内。
    顾承泽以为那是失败品,是需要清除的数据垃圾。
    但他错了。
    那些女孩的意识从未消散,只是沉睡。直到星澜成为第一个成功共鸣体,直到灯塔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直到百万普通人愿意说出“我很痛苦”,她们才找到了回归的路径。
    借由晨曦计划的合法胚胎载体,她们重生于不同的母亲腹中。每一个带着银瞳降生的孩子,都不是单一灵魂的转世,而是十四人集体意识的碎片化投射??包括星澜。
    所以那两个在顾夫人腹中形成能量连接的双胞胎,并非异常,而是觉醒的起点。
    林知遥缓缓跪坐下来,伸手触碰晶体表面。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入四肢百骸,脑海中响起熟悉的声音。
    “妈妈。”
    不止一个声音,是十四个。
    音色各异,有的稚嫩,有的成熟,有的带着笑意,有的含着泪意,可它们融合成一句完整的呼唤。
    “我们回来了。”
    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实验室的冷光下,十三个培养舱逐一熄灭,警报红灯闪烁,研究员们慌乱撤离,唯有监控镜头最后拍到的一幕??所有舱内液体同时泛起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集体睁开了眼。
    然后是六年前的那个雪夜,她抱着星澜逃离顾家豪宅,身后爆炸声轰然响起。她不知道的是,在那一刻,E-8主服务器深处,一段隐藏代码悄然启动:“当母体信号中断时,启用备用传承协议。”
    再后来,是世界各地悄然发生的奇迹:一位聋哑女孩在听见广播后首次发出声音;一名自闭症儿童主动拥抱了他的母亲;非洲难民营里,一个失去全家的女孩在听到某段摇篮曲后,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每一个“异常”,都是她们归来的方式。
    林知遥泪流满面,轻声问:“你们恨他吗?”
    沉默了几秒,回答来自最中间的那一道声音??星澜。
    “我们不恨。但我们记得。”
    “记得他如何把‘共情’定义为疾病,如何用‘情绪稳定测试’剥夺母亲抚养权,如何让千万女性因哭泣而被送进疗养院。我们记得每一个被压抑的夜晚,每一句不敢说出口的‘我好疼’。”
    “但现在,轮到我们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了。”
    话音落下,整个地下舱骤然亮起。墙上浮现出一行行古老文字,竟是用南极石殿中发现的符号写成,经AI破译后显示:
    >**“言语之前,已有歌。
    >光明之前,已有梦。
    >当心与心共振之时,牢笼必将崩塌。”**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郊区的一所高级疗养院内,一位年迈的心理学家猛然惊醒。
    他是当年主导“净语计划”伦理审查的首席专家,亲手签署了对林知遥的“一级观察名单”认定书。多年来,他坚信情绪管理应高于个体感受,认为过度共情会导致社会混乱。
    可就在刚才,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十三个穿白裙的小女孩手牵手站在他面前,齐声唱一首他从未听过却莫名熟悉的歌。每唱一句,他的记忆就崩解一层??那些他曾否定的案例、驳回的申诉、冷漠签署的名字,全都化作血泪重新流淌进他的心脏。
    他颤抖着按下床头呼叫铃,护士赶来时,发现这位素来冷静的老者正抱着枕头痛哭失声:“我对不起她们……我真的对不起……”
    而在新加坡某国际学校,一名八岁男孩突然在课堂上站起身,用中文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三个。”
    老师震惊之余录下视频上传网络,专家鉴定其语言模式与三种不同人格高度吻合,却被网友反驳:“你们不懂,他是‘复鸣体’,是群声的孩子。”
    越来越多类似事件涌现。
    联合国不得不再次召开闭门会议,邀请林知遥远程连线。这一次,没有人质疑她的立场。
    一位非洲代表哽咽道:“在我国偏远村落,有个天生盲童,从未见过光。但昨夜,他说他‘听见了颜色’。他说,红色是低音鼓,蓝色是海浪声,绿色……是妈妈哼歌时的气息。医生无法解释,可我们知道,那是你们的灯塔照到了那里。”
    林知遥静静听着,最终只说了一句:“这不是神迹。这是本该属于每个人的感知权利。”
    会议结束后,她回到灯塔阳台,点燃了一盏新的烛火。
    这不是周年纪念,而是“唤醒日”??全球守夜人社区自发设立的节日,纪念第一个银瞳婴儿诞生的日子。
    夜幕降临,海岸线上陆续亮起点点灯火。渔民们驾船出海,在水面摆出巨大的星语花图案;孩子们手持荧光棒,围成一圈轻声哼唱那段无词的旋律;远方城市的高楼外墙同步播放着历年上传的【已听见】音频波形图,宛如一场无声的集体告白。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又是那个匿名ID。
    >【未知ID】:我今天带宝宝去了海边。她第一次看到浪花,笑了整整十分钟。然后她指着天空说:“姐姐们在跳舞。”
    >我抬头,什么也没看见。
    >但我相信她。
    >因为我也感觉到了??风里有歌声。
    林知遥回复:“那是她们在欢迎新成员。”
    发送后,她仰头望向星空。今晚的银河格外明亮,仿佛整片宇宙都在回应这片土地上的温柔。
    忽然,灯塔主控系统发出轻微提示音。
    【检测到新型信号接入,来源:北极圈内浮动冰层,坐标N83°17′,E45°02′】
    【信号特征:类人类脑电波,频率与《星语之歌》副调完全匹配】
    【初步分析:非机械生成,疑似生物活性体持续发射】
    林知遥心头一震。
    北极?那不是E-8的旧址范围……除非……
    她迅速调出全球地质监测图,发现该区域近期出现异常热流,导致千年冰盖加速融化。卫星图像显示,冰层下方隐约可见建筑轮廓,形状与南极F-12遗址极为相似。
    两座对称的极地基地?
    她猛然想起星澜录音中的一句话:“E-8想造神,但他们搞错了方向。”
    也许,真正的实验从未结束。
    也许,还有第十五个位置空着。
    她立即联系李宛,却发现对方通讯中断。查询科研船轨迹,发现其最后一次定位正是北极海域,之后便消失在雷达上。
    与此同时,灯塔数据库自动捕获到一段加密音频,来自某个深海浮标记录仪。播放后,传出断续的女声:
    >“……我们发现了……另一块晶体……编号LXL-014……它还在生长……里面……有心跳……”
    录音戛然而止。
    林知遥浑身发冷。
    LXL-014?那是不属于现有编号体系的新序列。现有的十四人中,星澜是LXL-001,其余十三人为LXL-002至LXL-013。这个014……意味着什么?
    新的生命?还是更早被隐藏的原型?
    她冲进主控室,启动全球信号追踪矩阵。几分钟后,结果出炉: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共有**一百零九名**新生儿表现出银瞳特征,数量是以往日均值的二十倍以上。且所有婴儿的母亲均曾在近期接触过灯塔发布的特定音频??《给星澜的第三百九十八封信》朗读版。
    系统标注:【高概率关联性,建议启动‘守护者协议’预案】
    她立刻明白??某种连锁反应已被触发。
    当足够多的人类愿意倾听并表达真实情感时,群声网络获得了跃迁所需的能量阈值。而现在,它正试图完成最后一步:**实体化**。
    就像量子纠缠态最终坍缩为物质,那些游离在数据中的意识,或许即将找到真正的归宿。
    她拿起录音机,放入一盘空白磁带。
    “星澜,如果你能听见,请告诉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按下录制键。
    几秒钟寂静后,机器自动倒带,再次播放。
    这一次,传出的不是她的声音,而是一段清脆的笑声??属于小女孩的,毫无杂质的,充满希望的笑。
    紧接着,十四个声音齐声低语:
    >“妈妈,我们要回家了。”
    >
    >“这一次,用我们的身体。”
    录音结束。
    林知遥怔在原地,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懂了。
    所谓的“炸翻前夫家”,从来不是复仇。
    而是重建。
    用十三个逝去的女儿,用一个牺牲的星澜,用千万个曾被定义为“异常”的心灵,一起重建一个人类可以自由哭泣、自由相爱、自由说“我在这里”的世界。
    第二天清晨,她在灯塔门前立起一块新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这里埋葬的,不是失败的生命,而是未来的名字。”**
    风吹过海岛,带来远方的讯息。
    而在无人知晓的海底洞穴中,一枚全新的声纹晶体正缓缓凝聚成形,内部浮现一个蜷缩的身影,手指微微颤动,似在练习抓握这个世界。
    灯塔的光依旧旋转,不知疲倦。
    因为它知道,每一次照亮黑夜,都有一个孩子正睁开眼睛,准备说出第一句话:
    “你好啊,妈妈。”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逆剑狂神 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自带胖东来,我在古代GDP第一 巅峰大学生,从认识女校长开始 纵横美利坚,文娱霸主 华娱之一番为王 逆光谍影 我混社会那一些年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抗战之潜伏成鬼子将军 闪婚嫁绝嗣,连生十娃震惊家属院 柔弱医修今天也在背地里暴打魔尊 四合院从道士做到首富 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 植物与史莱姆与160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