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章浴血昆仑关(三)(第1/2页)
荣六师前沿指挥部。
程远看着最后几名士兵相互搀扶着,退下了那片被鲜血浸透的山坡。那一片片倒在日军阵地前的白色身影,狠狠扎进程远的心窝里。
“啪!”
程远猛地将望远镜砸在指挥部的弹药箱上,这个平日里骂娘拍桌的悍将,此刻身体却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虎目含泪。
“狗日的小鬼子,我操你姥姥!”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多好的兵啊,这些都是跟着我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好弟兄,就这么……就这么填进去了?”
他一个转身,血红的眼睛扫过指挥部里垂首不语的众人,最后落在墙角那支冲锋枪上。
“他妈的,老子不过了!”
程远怒发冲冠,一把推开试图劝说的参谋长,大步走向那支冲锋枪。
“军官打光了,老子这个师长带头上!我荣六师只要还有一个活人,就一定要拿下这昆仑关。”
师参谋长见事不妙,一个箭步冲上来,死死抱住他的腰。
“师座,不能啊,师座!您是全师的主心骨,您要是有个闪失,那咱们师可就真垮了。”
“放开!给老子放开!”
程远奋力挣扎,额头上青筋暴起。
“老子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兄们一个个倒下去,你想让我在这儿当缩头乌龟?我程远丢不起这人!”
“师座!师座您冷静!”
一直如同影子般跟在他身后的贴身警卫员杨定山也扑了上来,用尽全身力气拦住他。
“弟兄们拼命,是为了让您带着我们打更多小鬼子,您要是冲上去了,那些牺牲的弟兄们……他们的血就白流了!”
程远被两人死死抱住,挣扎的力气渐渐小了。他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着。最终,所有的愤怒和悲痛化作一声压抑到极点的低吼,他仰起头发出如同受伤狼王般的哀啸:
“小鬼子……我日你祖宗!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每一个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传我命令!把师部直属的警卫营、侦察营,穿插营全给老子调上来,他妈的.....老子不过了,就是把荣六师全部打光,老子也要把三木这个王八蛋掐死在粪坑里。”
————————
新一军与第五军的联合指挥部。
这里的气氛同样凝重,总指挥杜聿民将军举着望远镜的手久久没有放下。他亲眼目睹了荣六师那波决死的冲锋,最终还是在日军疯狂的火力与自杀性反击下,再次退了下来。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压抑且短促的叹息:
“哎~~!”
这声叹息里,充满了功败垂成的惋惜与深入骨髓的焦虑。他放下望远镜,转过身来,那张平日里儒雅沉稳的脸上,此刻也布满了焦急。
他倒不像程远那般暴怒,但紧抿的嘴唇和那声叹息还是暴露了他内心是同样的翻江倒海。
他没有说话,只是背着手,在指挥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地踱了两步,他忽然停下,目光看向了一旁正和参谋们研究战局的顾家生。
“振国老弟!”
杜聿民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他转过身,目光投向顾家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章浴血昆仑关(三)(第2/2页)
“荣一师、荣六师、200师,我们这三个主力师已经轮番进攻三天了,部队打得……太苦,也太惨了。”
他沉默了片刻。
“程师长这是把荣六师的老本都拼上了。一线军官……损失太大了,部队元气已伤啊,荣一师和200师也已经彻底打不动了,在这昆仑关上,我们损失太大了。”
说着,他再次走到观测口,望向昆仑关主峰,目光沉重:
“要是原本作为预备队的100师不调走,此刻以生力军投入战斗,那么现在这昆仑关,没准已经拿下了。”
一直俯身研究战局的顾家生闻言,终于缓缓直起了腰。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几不可察地撇了撇嘴,内心暗道:
“老杜这话说的……怎么着?想甩锅?让100师前去支援新22师确实是老子根据战局下的建议,但这道命令,可是你杜总座亲自签发的……”
吐槽归吐槽,顾家生心里跟明镜似的,眼下拿下昆仑关高于一切,内部的些许龃龉根本不值一提。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听不出一丝异样。
“总座,新22师邱师长那边刚刚传来消息,坂田支队已被我军彻底歼灭。”
边说着,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指向几个关键位置。
“但他们立刻又跟一股从南宁方向来的日军援军交上了火。同时,高峰隘方向,135师和136师的压力也很大,这说明,白长官在外围设置的防线,已经被小鬼子扯得七零八落了。现在再想把100师调回来,不现实,也来不及了。”
他的不由自主的点燃了一根,开始吞云吐雾起来。片刻之后才缓缓接着开口道: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昆仑关主峰终究得靠我们自己,在这里,把它吃掉!”
顾家生很清楚,战局至此,只能把所有‘老本’都投入进去,这时候除了用人命填,已无任何取巧的可能。至于说撤退?这个选项就从未出现在他顾老四的脑海里过。
盘踞在昆仑关上的这股日军,必须要彻底消灭,哪怕要混着血水和牙齿硬生生咽下去,也一定要把他们嚼碎了吞掉!
想到这一切,他的目光逐渐变得狠厉起来,并毫不客气的迎上了杜聿民的眼睛,指挥部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他之前一直恪守副手本分,以杜聿民为主,但此刻,到了这最后关头,他必须要站出来了。
“总座!”
顾家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我这里,还有一支生力军,我请求,接下来的总攻指挥权,交给我。”
他没有回避杜聿民审视的目光,话语中的含义也清晰无比。
“之前的决策责任可以暂且不论,但这最后一锤子的买卖,要由老子来做。成了,功在全局;若再有闪失,所有罪责则由我顾某人一肩扛了。
读者老爷有句话说对了,这总攻的枪炮一响,所有人都得听我的,你..........老杜同志也不能炸毛,没别的意思,就凭最后主攻的生力军他姓“顾”。
这不是请求,这是在这战役最关键节点,两位指挥官之间一次无声的权力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