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岁月,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冰冷而急促地打磨着叶飞的棱角,也淬炼着他的内核。
他的生活被严格地分割成方块:清晨的体能训练、上午的理论课程、下午的战术演练与装备操作、夜晚的自习...
治理工作进入第八年,草原的风比往年更冷,也更刺骨。才让卓玛站在北草场的一处高坡上,望着远方被铁网围住的污染扩散区,心中沉甸甸的。那片区域原本是牧民们最信赖的草场,如今却成了治理工作的核心战场。
乌兰快步走来,将一份厚厚的报告递到她手中:“卓玛姐,中科院的专家刚刚发来最新模型预测,污染物的迁移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如果不尽快控制,三个月内,污染范围将扩大到北草场三分之一的区域。”
才让卓玛接过报告,眉头紧锁,手指轻轻翻动纸页,目光在图表与数据之间来回扫视。她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最后缓缓合上报告,低声说道:“我们必须提前启动地下水拦截工程。”
“可是……”乌兰迟疑了一下,“资金已经非常紧张了,拦截工程需要大量设备和人力,我们恐怕支撑不了。”
才让卓玛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但我们不能等,必须立刻行动。”
她转身看向乌兰,目光坚定如铁:“你立刻联系省环保厅,说明情况的紧迫性。同时,联系中科院和农业部,请求技术与资源支持。我这边联系牧民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动员群众参与。”
乌兰点头,转身离去。才让卓玛站在原地,望着远方的天际线,心中却浮现出五年前那个清晨的画面。那时的她,站在南草场边缘,面对着污染的废墟,心中满是迷茫与无助。而如今,她已经习惯了在风沙与危机中寻找出路。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牧民居住区走去。
牧民大会在当天傍晚召开,几十位牧民代表围坐在篝火旁,脸上写满了不安与疑惑。才让卓玛站在中央,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缓缓开口:“各位,北草场的地下水出现了问题,污染正在向北扩散。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我们的草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牧民们顿时议论纷纷,有人低声咒骂,有人皱眉沉思。
“我们不是没有希望。”才让卓玛继续说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启动地下水拦截工程,就能将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这需要大家的支持,包括人力、物资,甚至是一些短期的牺牲。”
一位年长的牧民站起身,声音低沉却坚定:“卓玛主任,我们相信你。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才让卓玛心中一暖,重重点头:“谢谢你们的信任。从明天开始,我们将组织人员清理污染区周边的沟渠,同时铺设地下水拦截网。牧民们可以轮流参与,我们会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补贴。”
牧民们纷纷点头,气氛逐渐变得坚定而有序。
会议结束后,乌兰快步走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带着希望:“中科院那边答应派一支技术团队过来,省环保厅也同意紧急拨款一部分,虽然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
“很好。”才让卓玛点头,“你立刻安排他们抵达后的接待和工作分配。”
乌兰应声而去,才让卓玛站在夜色中,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却依旧沉重。她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个月,治理团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工作状态。牧民们自发组织起志愿队伍,协助清理污染区周边的沟渠,专家团队则日夜不停地监测地下水的流向与污染浓度,调整拦截网的布局。
才让卓玛几乎每天都亲自到现场监督,她的身影在污染区边缘来回穿梭,风雨无阻。乌兰几次劝她休息,她都只是摆摆手,继续投入工作。
某天深夜,乌兰找到才让卓玛,递给她一杯热茶:“卓玛姐,你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六个小时,休息一会儿吧。”
才让卓玛接过茶,轻轻吹了吹,缓缓开口:“乌兰,你还记得我们刚来草原的时候吗?那时候,我总觉得这片土地已经无可救药了。”
乌兰点头:“我记得,那时候我还不相信你能改变什么。”
“我也曾经怀疑过。”才让卓玛轻声说,“但现在,我看到了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必须抓住。”
乌兰沉默片刻,轻声道:“我们都会支持你,直到草原彻底恢复。”
才让卓玛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谢谢你,乌兰。”
治理工作进入第九年,地下水拦截工程终于初见成效。污染扩散的速度被有效控制,北草场的核心区域逐渐恢复稳定。
这天清晨,才让卓玛站在监测点,望着远处已经重新长出嫩绿牧草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轻松。
乌兰走来,手里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卓玛姐,北草场的地下水污染浓度已经下降到安全范围内,土壤修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才让卓玛接过报告,仔细阅读后,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终于……我们撑过来了。”
乌兰看着她,眼中满是敬佩:“草原的未来,真的在一点点变好。”
才让卓玛望向远方,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是的。”她缓缓开口,“草原的故事,永远都不会结束。”
治理工作进入第十年,南草场已经全面恢复,北草场的修复也进入收尾阶段。曾经寸草不生的污染区,如今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牧场。牧民们的牛羊重新在草场上自由奔跑,孩子们在草原上追逐嬉戏,仿佛一切伤痛都被时间抚平。
才让卓玛站在草场中央,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却依旧没有丝毫懈怠。她知道,治理工作远未结束,生态保护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乌兰走来,轻声说:“卓玛姐,省里刚刚传来消息,我们的治理项目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还获得了专项资金支持。”
才让卓玛点头,嘴角微扬:“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新的开始。”
乌兰看着她,眼中满是敬意:“草原的未来,真的在你手中一点点被点亮。”
才让卓玛望向远方,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不是我一个人。”她轻声说,“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草原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重生与希望。
治理工作还在继续,草原的故事,也从未结束。
治理工作进入第十一年,草原的风依旧凛冽,但空气中多了一丝温润的草香。才让卓玛站在草场边缘,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心中却并不轻松。治理工作已经进入第十一个年头,虽然南草场的大部分区域已经恢复,但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
乌兰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情凝重:“卓玛姐,省里发来通知,说治理专项经费可能要削减。”
才让卓玛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紧锁:“削减百分之二十?为什么?”
“财政压力大,省里要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乌兰低声说,“而且,有人质疑我们的治理成效,认为污染已经控制,不需要继续投入那么多资金。”
才让卓玛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他们不明白,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污染的土壤修复需要时间,而我们才刚刚进入深层修复的关键阶段。”
乌兰点头:“我知道,但问题是,如果资金削减,我们的进度会严重受阻。”
才让卓玛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们必须想办法争取资金。”
乌兰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可是,省里的态度已经很明确……”
“那就让他们亲自来看看。”才让卓玛语气坚定,“让他们亲眼看到这片土地的伤痕,看到我们正在做的努力。”
乌兰犹豫了一下,轻声说:“可是,省里那些官员,未必愿意亲自来草场。”
“那就让他们没有选择。”才让卓玛嘴角微扬,“我们可以组织一次现场汇报,邀请环保、财政、农业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让他们亲眼见证治理工作的进展和困难。”
乌兰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如果他们看到实际情况,也许会重新考虑资金问题。”
才让卓玛点头:“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开始筹备。”
接下来的几天,才让卓玛和乌兰忙得不可开交。她们联系了省里的相关部门,安排了参观路线,并邀请了专家团队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她们还组织牧民代表,让他们讲述这些年草原的变化和他们的亲身经历。
终于,省里的考察团如期而至。考察团由省环保厅副厅长带队,成员包括财政、农业、科技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
才让卓玛亲自接待,带领他们参观了南草场的核心治理区域。她详细介绍了污染的来源、治理的难点以及目前的进展。专家团队也现场进行了土壤检测,并展示了治理前后的对比数据。
“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才让卓玛指着检测报告说,“但深层土壤的修复仍然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如果现在削减资金,前期的努力可能会前功尽弃。”
考察团成员听得认真,不少人脸上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色。
“你们的工作确实不容易。”环保厅副厅长沉思片刻,开口道,“我们会把这次考察的情况如实上报,争取维持原有资金规模。”
才让卓玛点头:“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考察团离开后,乌兰松了口气:“希望他们真的能帮我们争取到资金。”
“他们会的。”才让卓玛语气坚定,“因为他们看到了真实的情况,也感受到了我们的决心。”
几天后,省里果然传来消息,决定维持原有资金规模,并承诺在下一年度继续支持治理工作。
乌兰兴奋地跑来告诉才让卓玛:“资金保住了!”
才让卓玛露出欣慰的笑容:“很好,我们可以继续推进深层修复了。”
然而,治理工作远未结束。就在资金问题刚刚解决后不久,新的挑战又摆在了她们面前。
“卓玛姐,不好了!”乌兰急匆匆地跑来,“北面草场的地下水检测出异常,污染物浓度突然升高!”
才让卓玛脸色一沉:“立刻组织检测团队,查明原因。”
乌兰点头:“我已经派人去采样了,结果应该很快出来。”
才让卓玛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什么:“会不会是地下水流向发生了变化?”
“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可能。”乌兰说,“但如果是地下水流向变化,那意味着整个草场的污染扩散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治理方案。”
才让卓玛眉头紧锁:“我们必须尽快查明。”
几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果然,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比之前高出近三倍,而且污染成分与南面草场的残留污染物高度一致。
“这说明污染源可能正在向北扩散。”乌兰分析道,“如果不及时控制,北面草场的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才让卓玛沉思片刻,果断下令:“立即启动应急治理方案,同时通知牧民,暂停北面草场的放牧。”
乌兰立刻去安排,才让卓玛则开始联系专家团队,研究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案。
“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整个草场的地下水系统。”她对专家们说,“如果污染扩散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治理策略也必须相应调整。”
专家们点头,立刻展开新一轮的地质勘探和水文监测。
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果然,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和地表植被恢复,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微妙变化,导致部分污染物向北迁移。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但也是个机会。”才让卓玛看着地图分析道,“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变化,优化治理方案,加快污染区域的净化速度。”
乌兰眼前一亮:“你是说……我们可以顺势而为?”
“没错。”才让卓玛点头,“我们可以调整修复策略,利用地下水的自然流动,将污染物引导到特定区域进行集中处理。”
这一方案得到了专家团队的支持,治理工作随即进入新的阶段。
才让卓玛站在草场上,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草原的伤痕还未完全愈合,但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会真正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