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衙门时,卫恒只觉得豁然开朗,之前束缚在他心头的阴云也全都没了,便是走路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他说那是休书后,春兰先是大哭,后头便把休书撕的稀碎,可是那又有什么用?休书已经写了,便是撕了,她一样还是被休了。
卫恒终究还是厚着脸皮买了些糕点和鸡蛋送到了喜满园去,他替春兰道歉后,这才离开。
喜鹊瞧着那满满当当的一篮子鸡蛋,有些发愣,她从前很喜欢吃鸡蛋,可自从生了孩子后便不喜欢吃了,说来说去,还是辜负了卫恒的一番好意。
直到半个月后,秋儿回了娘家一趟,被莫老头一说,才晓得卫恒休妻了。
听到这个结果,秋儿也开心不起来,毕竟禄儿他们从此便没有娘亲了,可那是卫恒的决定,她只是小坐了一会便离开了。
后来春兰出狱后,到喜满园大闹过一次,不过彼时朝局刚刚稳定下来,各州府都对闹事者管的很严,所以春兰闹腾了两炷香的功夫便又回到了牢里。
再后来,便没了她的消息,有人说她病死在牢里了,有人说她被便为苦役,可不论卫恒怎么大厅,春兰的下落便如同落入大海里的一粒石子,渺茫得很。
和春兰一起被抓的,还有上京的一件大事:秦氏一族尽数被诛杀,只留下秦贵妃一人的性命。
“天家宽厚,自然不忍赶尽杀绝。”
“可是我听闻那秦贵妃虽然盛宠,却无所出,如今秦氏一族尽数被杀,只怕往后的日子不好过……”
“还不住嘴!在此处说这些,也不怕掉脑袋!”
那贴告示处,议论纷纷,不过也只是敢谈论上几句,终究还是没敢说旁的。
“喜鹊姐姐,你说陈大哥去上京做什么?有没有见着这秦贵妃,听说她长得不算倾国倾城,家世也不雄厚,却能一举夺得皇上的欢心……”
“不知道。”喜鹊打断了珍珠的话,说到秦嫣然,喜鹊的心里终究是不舒服的,虽说她只是零零碎碎的听说了一些陈远威和秦嫣然的事,可只要串联在一处,便能猜出个大概来。
珍珠见喜鹊不高兴,便不再往后说,而是转移话题道:“我前几日接到了一封家书。”
“家书?”喜鹊惊讶的瞧着珍珠,珍珠当初可是被赶出家门的,而娘家这边,宋大娘又巴不得宋平之休妻,自然也不会给她写家书,所以难不成是失踪许久的宋平之?
“对,我弟弟写的。”珍珠看喜鹊的表情也知道喜鹊在说什么,她来眉州也有两三个月了,便是喜鹊也从月子里出来许久了,她还是没有宋平之的消息,接到家书时,她还当真以为是宋平之,却不曾想是承业。
“他可是要来眉州参加小试?”喜鹊问道。
秦淮安权大势大,和他有牵连的官员,大大小小竟然上百位,萧亦初又因着秦淮安的事心生忌惮,把这百位官员尽数斩首,有的甚至还株连九族,这一举,让朝中许多要职空缺,因此没有等三年一次的科举,便提前发布了考试。
这次的考试包括乡试、小试、会试、廷试,依次间隔时间是半个月,所以要是有才华之人,便可一一参与考试,最终为国效力。乾坤听书网 .
这样的考试制度,从前从未有过,所以各大有志青年纷纷跃跃欲试。
“嗯。”珍珠点头,“喜鹊姐姐觉得现如今这局势,入朝为官可行吗?”
现在的局势?讲真,喜鹊不大清楚现在的局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只是觉得只要心中有想法,便可一试。
“百废待兴,自然可以试试的。”喜鹊思索了一会道。
“好一个百废待兴啊。”喜鹊身侧,一个拿着一柄折扇的俊雅青年听到喜鹊这样说,不禁连连点头。
喜鹊和珍珠瞧向他,确定不认识他,转身便要走,可那人却像个登徒子一般,直接挡住了她们的去路。
“你若是想调戏姑娘,那便去别处去!没瞧见我们俩都是嫁为人妇的娘子吗?”珍珠眉毛一竖,泼辣的很。
“我倒不是想调戏你们。”那青年用手中的折扇轻轻地敲打着掌心,思索了一会问道:“方才这位小娘子说百废待兴,这个词,我只觉得用的精妙,不晓得这位娘子是否也是读书人?如今这朝堂局势好得很,便是女子也可以入朝为官……”
“不想。”喜鹊横了他一眼,拉着珍珠转身就走。
他倒也没追上去,也是站在远处瞧着珍珠和喜鹊的背影,笑意渐浓的道:“有趣。”
喜鹊和珍珠回了喜满园便将那奇怪青年抛之脑后,而是开始计划喜满园生意的事情。
之前眉州城人迹萧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不少青年才俊要到上京来参加考试,这其中,乡试、小试、会试都会在眉州城举行,那便说明眉州境内的青年们都会赶到眉州城来。
到时候不止是客栈的生意会变好,这酒楼的生意,自然也会被带动。
“我们这里是城门口,他们舟车劳顿,定然一进城便会来用膳,只要吃过一次,他们定然还会来第二次的!”珍珠道。
“你倒是对我的手艺自信。”喜鹊摊手。
“那可不是吗?”珍珠说着,伸手轻轻地按了按兴儿的脸颊,“你瞧瞧,兴儿都被养的白白胖胖的了,现在看,是越发的像你了。”
“这小子,就会吃。”喜鹊嘴上那么说,心里还是欢喜的,兴儿并不累人,乖巧得很,谁抱他都行,晚间也不一定要喝奶,就是还是会尿床,所以经常还是和喜鹊娘睡。
本来喜鹊觉得喜鹊娘年岁大了,总是起夜伤身子,但是喜鹊娘乐得自在,就是要让兴儿和她一起睡。
喜鹊和珍珠合计了一下,眼见渐渐有人进城来,便干脆在门口支了个摊子,卖些茶水包子之类的吃食,生意倒还真是不错。
至于酒楼里的生意,的确比以前好了一些,可终究还是不够热闹,这每日,也就四五桌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