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小书生>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第二个东疆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第二个东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第二个东疆
    后宫不得干政,这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规矩了。
    太后知道自己这句话问得不对,连忙解释道:“就算忙于政务,皇帝也要多注意身体才对。”
    “母后勿忧,儿臣只是近日没有睡好罢了。不只是东疆的事情,如今国内邪教丛生,尤其是甘肃的生一教,甘肃巡抚连发十三道求救奏折,情况亦十分危急,若是使凉州也变成第二个东疆……唉!”隆庆帝长叹了口气。
    “何不派大军征讨?”太后说。
    “不成。”隆庆帝说。
    “东疆也不成?”太后询问道。
    “粮草实在难以为继,各位大将军也是无计可施的。”隆庆帝说。
    “要是像李牧书中所书,有那能飞上天的飞机就好了,若有飞机,粮草之事便不用担忧了。”
    太后也看李牧的科幻小说,知道有飞机大炮之类的东西。
    提及李牧,隆庆帝眼睛一亮,旋即目光又黯淡了下去:“先帝有旨,任何人不得强使李牧为官。不然有他在,邪教之事定可迎刃而解。”
    “先帝是有旨,可说得是不可逼迫,只要不逼迫,他自行愿意去甘肃,这件事情不就简单了?”太后说道。“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在不在台湾。”
    “不管在不在,死马当活马医吧。”
    事到如今,已容不得隆庆帝继续考虑了,他连夜便派人前往台湾传旨,请李牧速速入京。
    次日,早朝。
    事情传开,朝内一片哗然。
    谁能想到这满朝文武竟然让这么两件事情给难住了呢?既然给难住了,也就不能怪隆庆帝下旨请李牧进京了。
    八百里加急的圣旨究竟有多快?
    总之,坐上去台湾的船只前,一共累死了三匹马,还都是上等的好马,上战场都没问题的好马。
    上了船,来到台湾,又是使快马赶去王府。
    “管家,门外来了一驿夫,说是有重要文书呈给王爷。”门卫见了李桀。
    李桀放下手头的事情,忙去了门口。
    驿夫报名来意,递上帖子和文书,李桀接过,签押之后便让驿夫离开了。
    也实在是巧,这个时候李牧并不在府里,而是在台北,这一南一北,可完全属于两个地方,骑马也得一天才能赶到,何况现在已经是黄昏了,马上就要到晚上了。
    李桀拿着文书去了张紫烟那里。
    “文书?哪儿来的文书?”张紫烟不禁皱眉。
    要知道,李牧这个王爷是没有实权的,也就是不管事儿,就算有文书也应该是给本地官府,怎么会送到李牧这里来的。
    “说是京城来的,八百里加急。”李桀说。
    “那可要命,现在相公也不在府里。”张紫烟道。
    “打开瞧瞧就是了,若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等着相公回来再给他也不迟,免得搅了他的兴致。”嘉善公主笑着说道。
    “你还真信他啊!他说去玩,实际上是去看那边的厂子了。”张紫烟道。
    说话间,张紫烟已经打开了文书,嘉善公主也凑了过来,二人看了两眼,脸色立时凝重了起来,张紫烟吩咐道:“让双儿快马将文书送至台北,莫要迟了。”
    “是,夫人。”李桀拿着文书退下。
    双儿有一匹快马,是先前特意挑选的一匹,这匹马除了脚程快,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皮毛了,是浑身黑色的,唯独尾巴中间掺杂着几根白毛,双儿对这匹马十分呵护,这匹马自然也不会让她失望。
    快马飞奔到台北的时候,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来到宅子里时,李牧还没有起,是被双儿从床上生生拉起来了。
    “京城的文书。”双儿递过文书,看了眼床上的唐瑶,她已经睁开了眼睛,也正看着双儿。
    “京城的?”
    听到这三个字,李牧瞬间清醒了。
    打开文书,简短扫过,李牧重新倒回床上。
    “喂。”双儿推了他一把,“不是什么非常紧急的文书吗?”
    “让我进京的,不着急,等天亮了再动身。”
    说着,他还拉过双儿一起上了床,幸好这张床足够大,否则要睡三个人的话,实在是太拥挤了。
    如今能让李牧像驿夫一样飞马赶往京城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隆庆帝性命危在旦夕。
    显然,这份文书不会是因为这件事情。
    李牧选择坐船,坐船比较舒适,但他要去的地方并非是京城,而是凉州。
    坐船是没办法直接抵达凉州的,船至江西,李牧便上岸了。他此行只带了一个人,就是双儿,二人自江西上岸之后挑选了快马,直接奔赴凉州。
    现在隆庆帝最头疼的两件事情,一件是凉州的生一教,另外一件事情东疆的叛军。
    这两件事情孰轻孰重,实在难以分得清楚。
    李牧非常清楚,他要是直接去京城,恐怕隆庆帝会将这两件事情直接压在他的身上。
    倒不是没办法双管齐下,只是在李牧看来,东疆的事情现在还不到时候。
    自大明建朝以来,东疆一直都是安定祥和的,少有叛乱之事发生,而今却有一群宗教极端份子发生叛乱,这其中必定有猫腻,且极有可能是有人暗中推动的。假使是这样,大开杀戒就有些不太妥当了,若是一个不小心,反倒有可能是东疆的所有百姓群起而攻之。
    到那时,叛乱就是真正的叛乱了。
    正是有了这个想法,李牧选择不去京城,先去凉州,将生一教的事情解决之后,再回京城复命。
    隆庆帝不知道李牧的想法,只当他是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经过商讨之后,使徐知岚为钦差大臣,带人前往凉州相助李牧。
    毕竟是邪教,假如像当年七闲王闹起来的邪教,倘若没有军队相助的话,只怕李牧一个人是难以将邪教彻底铲除的。
    凉州的事情有了李牧去处理,隆庆帝也可以稍微松松肩膀上的担子,全力考虑东疆的事情。
    有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东疆之道难,也不亚于上青天,这也是粮草难以为继的最大苦难,就像当年军队进攻辽东时一样,不过辽东的情况和东疆又极为不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觉醒系统后,我半月就被保送 金殿销香 凤凰大领主 大商监察使 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满级富婆,潇洒九零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大国军垦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屠龍倚天前传 江湖情长 重启人生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神话版三国 我在异界有座城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农门长姐当家日常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