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国相董仲舒> 第267章 国之大事

第267章 国之大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王是董国相约来的,理应由董国相提出议题。
    可是,恰恰相反,先提出议题的并不是董国相,而是大王。大王问董国相,管仲这个人他是不是很熟悉?
    董仲舒哪里不熟悉管仲?
    管仲在政治方面,他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人事是。他提出的用人原则是:“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
    国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又可以晋升,直至升为上卿助理。选贤任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这一制度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
    政治主张
    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和《管子》的思想颇为接近。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
    在外交方面,他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为了使齐桓公成为诸侯之长,管仲在外交上协助齐桓公做了许多努力。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国救燕。
    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
    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国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
    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管仲让齐桓公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
    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管仲献计让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
    前654年,管仲,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黑客小说 .heikexs.
    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此次盟会齐桓公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管仲的外交战略获得了很大成功,使齐桓公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军事制度方面,其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其措施是“参其国而伍其鄙”,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的是士乡十五。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为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
    大王认真地听着董国相的讲解,等他讲得差不多了,大王来了一句:“董国相,你比管仲还厉害。”
    大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话,让董国相摸不清头脑。这是什么意思?唱的哪一曲?
    大王不夸人的,特别是夸他董国相。今天怎么问起管仲,还夸他比管仲还厉害?
    难道大王的意思,让要他好好向管仲学习,管仲辅佐齐恒公把国家治理得最后走上各国之霸主地位,那刘非的意思,也要把江都国治理得是大汉最强的强国?
    如果是这样的想法,董国相也可以理解,大王就要有为国民所想的重任。
    董国相觉得这样理解应该没错,就向大王表示:“大王你放心,我既然来做这个国相,我就一定要辅佐好你,一定要把江都国创造成大汉最好最强大的国之一。”
    董国相的表态,并没得到大王刘非的认可。他没吭声,喝了一口茶水,嘴巴还吧叽吧叽得有响声。大王一边吧叽嘴巴,一边看着董国相。看了好一会才说:“你董国相不明白?你就装吧。”
    从大王的眼睛看得出,是不同意董国相这种理解的。
    不是这样理解,董国相一时还真没想到,大王还有别的意思。
    “大王,国相我真有点愚钝,你就明示吧。”董国相是来找大王谈‘寻剑’的事,现在成了他谈事了。董国相不想拖时间,想早点了解大王的议题。
    这事大王不好自己直说,必需要董国相自己理解到才是,要不然就是犯了最大的忌讳。
    大王也只好绕个圈来说:“还真没想这上面来?那我提示一下吧。你叫我来是不是谈寻剑的?那我就从我手上的这把夫差剑谈起,然后我们再谈管仲的事。”
    看来大王是有备而来的,首先提出管仲的事,不是一般的事,真是国之大事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在虐文世界发疯 武道真君,从捕蛇人开始 大秦镇天司 囚春山 纯阳! 谍影:命令与征服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天榜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我必须立刻撞大运 朕真的不务正业 穿越西游:我为龙君 神话之后 帝皇的告死天使 [JOJO]说好是恋爱游戏怎么变成了RPG 江湖与彼岸 近战狂兵 永噩长夜 称帝后才知身处小洞天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