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乔知晚对于科举这件事还是比较期待的,她终于能够看到这些考生们是如何作弊的。
面对乔知晚如此特别的想法,历骁有点无可奈何:“晚晚为何有这种想法,那些徇私舞弊的事情有啥好看的。”
咱们太子殿下的想法很简单,与其盯着这些考生如何作弊,晚晚还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太子妃过来协助监考是不符合厉国历来的传统的,但是乔知晚是圣上金口玉言钦定的,那些老顽固们也是无可奈何。
最后这些人给自己了个理由,多这么个人不多,少一个太子妃也不少。这些老顽固们干脆就无视乔知晚。
至于乔知晚自己对于科考充满着热情,废话,此女在古今许多年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型的考试。高考并不算数,那一次乔知晚自己是参与者。
但是这一次考前搜身,乔知晚就看到不少夹带行为,有的考生把文字藏在木屐里,也有的考生妄图用刺青的手法纹上知识点。
可惜这些考生就算有千般能耐,也比不过开考前,那些检查这些考场的官员们。都是千年狐狸成的精儿,自己都经历过科考的,怎么会被这些考生们轻易骗过。
不过搜身只是第一关,防得住君子,防不住小人。乔知晚也知道,这里头还有些人存心要在考场上头一展身手。
为了避免作弊,乔知晚和齐仲学商量选用了单独隔间来考试。皇帝也很赞赏这个单独隔间的风格,如此一来,就能选出更多真才实学的人才。
好在现在是在古代,而不是在人口密集程度更大的现代。乔知晚这坚固的小隔间一经建成,也是隔绝了不少有心考生的眼光。
反正身后有眼这种行为是不容易发生了,乔知晚想着这下子,那些存心作弊的考生们,就只能施展抄写大法了。
齐仲学这回是亲自来考场监督这个科考,乔知晚也就自觉地不再插手考场上面的事情。
齐仲学虽然在乡下种了十多年菜,但眼睛还没有瘸,他眼风一扫,就知道这里面有谁不对劲。
比如说这个隔间里面有个富商的孩子,用特制的鲛纱搭配特殊的药草做了一版小抄,这一点搜身的官员,自己都没有想到还能这么做。
还有人精心设计了密语,就这么把这些黏在自己胳膊肘底下,用的也是特殊的浆糊。
总之这一次设计了隔间的缘故,这些考生们都是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作弊方法,没有在想办法和人交流上做文章。
齐仲学站在那里,不一会就揪出了数十个作弊人选,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被取消资格。
对于那些根本就没有掏出来自己的作弊资料的,齐仲学也是选择没收作弊资料,让这些没胆子作弊的考生继续考试。
这一上午,乔知晚看的是啧啧称奇,果然不论何种时候,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比如说那个在透明布料上面用特殊药水写下来作弊方法的考生,乔知晚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就是没把聪明用对地方。
她这一上午基本上都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充满新奇的跟在齐仲学身后。协助协助,有时候说白了就是不怎么有权利。
那些看乔知晚不顺眼的老顽固们,也是心里面瞧不起乔知晚,他们觉得乔知晚能在这里凭借的不就是太子妃的身份吗?
乔知晚自顾自当他们不存在,就算他们不爽快就如何呢?乔知晚本来就不在乎这些人的想法,她在科考的考场上面积累着经验。
也在考场面前看到有考生来晚了半个时辰,父母下跪求让考生进去的。看守科考考场的人,当然没有放行。
遵守规则本来就是一种美德,他们既然来的迟了,就得接受不能进入考场的事实。对此乔知晚就算同情也是无可奈何。
连考场都不能按时到达,又不是因为什么不可抗力迟到,那当然是只能下次再来咯。
这一回齐仲学出的题目,正好是上次乔知晚看到的题目中的一些,但又和上次出的不一样,若是按照上次的方法生搬硬套,一定会出错。
乔知晚不由得感叹齐老心思缜密,这样子就算乔知晚有心泄密,也不会造成大的问题。
等到收卷之后,这些考生们都离开了考场,为了表示公平,这些卷子都被打乱顺序之后给装订起来。
乔知晚随着齐仲学他们,一起看着这些卷子,心里面也是感叹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些卷子虽然题目同源,但是这些考生们的解答确实是各个不同。
乔知晚能够看到那种规规矩矩的风格,也能够看到那些不一样的风格。
在场上面除了乔知晚的都是比较有经验的官员们,批改的速度很快,扫一眼就把那些卷子丢到了边上。
乔知晚却和他们风格不一样,她每一张卷子都是要自己亲自看过,才肯放过去。
乔知晚的宗旨是不肯放过真正有才学的人,那些顽固的考官们却看着她嗤笑:不过是黄毛丫头。
只是这些话暂时没有官员们敢讲出来,只能在心中嘲讽乔知晚两句。
他们快速的批阅着自己的卷子,时不时还要分出心眼去看看乔知晚,也是忙活的不得了呀。
乔知晚却毫无知觉,她只是耐心的批阅着交给她的卷子,细致而温柔的像副美人画儿。
终于这种气氛,在乔知晚通过一份具有争议的卷子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旁边那个资历稍微长一点的考官把这份卷子挑出来:“太子妃,就这么一份卷子你也能通过吗?”
乔知晚按捺着脾气,那个官员粗鲁的把卷子抢过去,险些把它给撕了,也不知道关注她那边多久了。
乔知晚说:“我认为这份卷子是有可取之处的。”她说了这卷子里面的几个观点,却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那个官员说:“太子妃殿下里,你是在深闺绣花的命数,这一回来了考场就不能拿绣花针了。这份卷子在臣们看来,真的是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