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乔知晚和历骁这边还在议事厅里讲话,那边历明的亲兵们就跑过来回话:“禀大皇子,禹州的大人们集体过来了。”
乔知晚觉得这事情要是巧合,那世界上还真没有一个巧字可言了。乔知晚才刚刚把大皇子这边的女人给降服安静了,这边这些人就自己跑了过来了。
乔知晚和历骁决定按兵不动,历明先去看看这群大人们到底在打什么牌。
历骁和乔知晚对视一眼,都觉得这禹州的水实在是太黑了,这些父母官哪里有做父母官的意思在,全部都在搞这些阴谋诡计,怪不得这禹州现在变成这个样子。
但是历明没有叫他们出去之前,他们两个就在里面听着动静,突然三月跑过来了:“太子殿下,大皇子殿下拔刀了。”
这个消息对别人来说可能很惊吓,其实这倒是让乔知晚和历骁不意外。刚刚这些禹州的官员们就在那里哭哭啼啼,又不是他们派来的大姑娘,这些中年男人们的哭相肯定不太好,反正不是什么梨花带雨,泫然欲泣的样子。
果然乔知晚和历骁还没有走到历明身边,那些官员们就像看到救星般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救救臣们吧。”
历明拔出那把刀之后,似乎情绪根本没有太大波动,他那把刀是跟着他从战场上下来的,吹毛断发。现在历明那双瑞风眼里蓄着的满满都是愤怒,大有不怕死的就来吧,我这把刀很有一些日子没见过人血了。
那些禹州官员毕竟不敢太造次,膝行着过来,周耿一看到他们想要接近自家大小姐,迅速出手,一脚一个,倒也不花大力气,全部踩上了这些官员的脚趾。
阿毛也有样学样:“不好意思呀,各位大人们不要过来这边,小人眼睛不好,容易踩到各位。”
那些哭闹的禹州官员被阿毛和周耿这不要脸行为给震惊了,他们本以为自己来大皇子府就不够要脸了,却没想到这两个是寨子里出来的,论不要脸这些居于庙堂之上的大人还真不能比。
三月出于太子侍卫的身份不能直接出手,但还是觉得看的爽,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禹州官员们一个个看起来就没骨头。
大皇子那把刀还悬在禹州官员头上,大有刚刚你们纠缠不清派普通女子过来,我怜香惜玉不伤害她们,你们如今自己过来,就不要怕我宰人了。
再想过来的禹州官员都被阿毛和周耿的不要脸误伤法给拦住了,禹州官员们一看这状态不好,大皇子还能用纠缠不休给绕过去。
现在这大殿上有了太子和太子妃坐镇,历明有人把关大有一副谁过来我砍谁的架势。
顿时见好就收,一个个两个仿佛戏台上的小丑变脸,这些人立马站了起来,换上具有欺骗性的笑容:“刚刚我们是担心禹州的百姓们,一时情不自禁,想到禹州现在的苦状,我们是半点也睡不着呀。”
乔知晚是女子没有历明和历骁那样必须给这些人留面子的习惯,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其中有位官员感到疑惑:“太子妃殿下,我们刚刚讲了什么东西让太子妃殿下如此开怀。”
乔知晚冷冷的盯着他们瞧:“是想到了我家乡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家伙只要说谎就会鼻子变长。现在觉得这个故事比较好笑,各位大人们的真情让我无比感动。厉国拥有各位可真是三生有幸。”
她最后一句三生有幸是一字一顿的讲出来的,周围的官员们一琢磨也琢磨过味来了。
这太子妃殿下是在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一群说谎精。但是那位出言发问的官员竟然还能讪笑道:“太子妃的见识自然是比我们多多了。”
历骁见状开口道:“各位大人们有什么事情,也可以说了。”
那还没停歇多久之后,那些官员们又开始哭了,跟个哭包似的,一个个说没有物资没有钱,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去治水。
乔知晚听得气愤至极,她来禹州走访了这么多人,自然知道瘟疫不是这些百姓的错。
而这些官员们竟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仿佛禹州不是他们的家乡而是她乔知晚的家乡一样。
乔知晚拉住历骁,从历骁眼里看到鼓励的眼神。历骁和历明这个时候都代表着皇室的立场,不能亲自发言,容易造成一个势力的平衡。
这个时候由乔知晚出面显然是最合适的人,乔知晚说:“既然如此,我和太子也能理解你们的苦处。”
她拍拍手,让二月拿了笔墨上来:“我知道各位大人们都是上有老下有下,如此不如让我乔知晚为各位解忧。”
乔知晚让二月磨了红色墨水上来,乔知晚穿越之后也很练过自己的一笔字,现在写起字来当真是笔意纵横,不像是女子所写倒像是男子之笔迹。
因为心里对这些禹州官员太过失望,她短短一盏茶功夫就写成了这幅免责书。
这些字还染着没有干掉的墨水,就好似人的鲜血往下流一样。
乔知晚说道:“来吧,若是各位大人爱惜自己的性命,那么乔知晚保证你们将不会参与到这个治水中来。当然功劳也与各位没有关系了。”
她说话也没有很用力,就像这些字一样,免除功劳书,简简单单的传达自己的意思。
这几个字看似很平常,但是配上乔知晚肃然的表情,却仿佛是一封索命书,各位禹州官员都在心里权衡自己能否签上这个。
这封免除功劳书不仅仅代表着免除功劳,更代表着乔知晚的个人态度,也代表这些官员和朝廷的态度。
看似是一封免责任的书,这些人也只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多捞一点前,但是这封由红墨水书写成的书,真的是上书懦夫,下书耻辱。
一个个仿佛由血写的字上,全部闪过的是禹州百姓的鲜血和苦难,但是这些禹州的父母官在想的却是.......签上了之后,自己的性命会不会折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