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五二、王登大船
大船叫啸风波涌,百姓岸边鼓乐催;
彩蝶翩翩吟细粉,金蜂嘒嘒弄芳菲;
诗文亹亹江河泣,绝唱悠悠大海悲;
喜见亲生多眼泪,盛装再着梦重归。
忙了一天,茹春在红苹的指导下,领人建好了炭窑,并砍了大量的木头,都劈了开来,只待干了便开始烧炭。
几天下来,一切准备就绪,红苹和茹巧、茹勇兄妹用晚上休息时间,画了一张自动火力大船。其中的一个大铁筒用铁量很大,这有些不好弄。
三人便和族长茹云、舟桥王茹泰、村长茹春商量。
红苹道:“这个大铁筒要一下浇注成形,在使用时才不会破裂,我们可以先加工好所需要的铁锭,和铁管,然后多个炉子化铁,这样才有保证。”
茹云道:“这么大的用铁量,要耗掉我们一年的功夫才可以,再有,还得先开始造大船,待大船造好,才可以将大铁筒安装上去。”
茹巧道:“这可要大量的人员啊——!”
茹泰道:“大王给了我调配地方人力的权力,我们可以从周边村落征调人员。”
茹春道:“王爷!绝不可以这样,我们村里才带了上百人,全村都难以承受了,这里的村民都是以捕鱼为生,一天不捕鱼,生计便难以维持,要尽量减少人员征调才是。
茹泰道:“那就扩大征调面积,来人,到附近各村去贴告示,向村民说明:我们征人是为炼铁和靠大船,掌握了炼铁技术将来大有好处的,由村民们自愿报名。”
一个宣传兵接到命令立即去组织人张帖告示去了。
告示帖出不一日,便有大量村民前来报名。总共招集了四百人。
丹明王接到了茹泰的信后,回信不必再将五颗金钢宝石运回京都了,将其镶在石刻铭文边,以示王之诚意。
二个月下来,新的大船造好,烧火启动起来,大船叫啸着在水上航行,威镇山岳,其力量不可估量。
茹稻也在丹壁上将铭文刻好,丹明王得信大喜,便启程赶到了望角村。
丹明王傍晚到达,茹泰领所有的人迎接王驾。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丹明王站在船头,便见茹泰领人跪在岸边,待侍卫过来将自己搀下船,便上前,将四位封王搀起来,说道:“哈!哈!哈!大家免礼!起来吧!”
茹泰领众人道:“谢大王!”
丹明王道:“寡人今天甚为劳累,大家准备好,明天举行大典,追悼忠烈,庆贺我国泰民安!”
茹泰领众人一齐高呼:“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天,高高的丹岩绝壁上,挂满了彩带,在彩霞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美丽。彩旗飘扬,一面面的大红鼓在河边排成了一排,乐队也鼓足了劲,只等时机一到,那琴呀!笛呀!便会响了起来。百姓们都聚集过来了,河水尽情地流淌着,就象是一首美妙的歌。
人们不知道要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姑娘们也不知道要怎样装饰自己,要穿什么衣服才好,戴好自己最喜欢的花,最喜欢的云板,准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歌,只待时机一到,便开始尽情的歌唱,飞袖而舞。
茹巧一时也不知怎么样打扮自己为好了,只见她将一副精巧的檀香云板扣在了细尾上,头上戴上了一只玉兰花环,并将一只蛋形五彩玉竹尾栖扣在了腰上,又解了下来,口中叫道:“哥哥,快帮帮我,我穿什么好啊——!”
茹勇道:“我们只要简单便好,看我的吧!”
茹勇说着,将一副玉竹云板扣在了自己的细尾上,摇了摇,发出了一阵有节奏的响声,接着将自己的金丝彩蛋壳披肩穿上,说道:“就这样了!”
茹巧只见哥哥穿着金丝彩蛋壳披肩,金光闪闪,红光映面,分外帅气,猛然大叫道:“对啊——!我怎么把我的最名贵的金丝彩蛋壳披肩忘记了呢?这可是我们特有的东西啊——!”
茹巧说着,也找出了金丝彩蛋壳披肩穿上,欢快地转了两圈,叫道:“哥!这真是太好了!我们快上我们新造的大船吧!等会儿大王便要到了!”
茹勇和茹巧来到大船边,抬头而望,只见茹电和茹雷已在新大船两边摆上了四门铁镗火炮,茹风和茹火已点起了火,开始烧大铁罐。
红苹、绿苹、长智、大智、茹款、……都换上了新装,在族长茹云的带领下,站在了大船下。
茹勇和茹巧见得这情形,万分高兴地过去,大家一齐行礼,叫道:“双奇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茹巧上前将红苹一把抱住,叫道:“红苹姐!快!领大家上去吧!准备迎接大王!”
大家一齐上得大船,分站顶层甲板两边。这时,只听得鼓声大作,紧接着,茹电和茹雷打响了铁镗火炮,只听得“轰——!轰——!轰——!……”一声声炮响,直冲云霄。
只见丹明王头戴明星宝石碧玉王冠,王冠上饰红色珊瑚龙角,身着大红金花锦袍,腰系江河碧洗风浪带,身后是一孔雀开屏尾栖,尾栖上百蝶飞舞。这尾栖上的彩蝶是侍女们精心饲养的,专为大王所需。王的细尾系双开九尺彩绫,彩绫由八个彩女玉手轻托,彩绫上缀五副红玉云板,王行进起来,叮当声不绝于耳。
在王的后面紧随着盛装的大臣们。再后面是一队歌女随乐高唱:“
大王穆穆霞光染,鼓乐铮铮百姓欢;
祥鸟翩翩云彩弄,蛟龙烈烈海涛翻;
尘沙草下听虫曲,猿鹤丹崖唱锦川;
仙女蹲蹲挥广袖,彩虹天帝驾人间。”
茹泰上前,跪于王前,说道:“启奏大王,新的自动大船已准备迎接大王,请大王上船。”
丹明王道:“上船!”
茹泰起来,将大王引上大船,上得顶层甲板,彩女们将大王扶上王座,侍候大王坐定。
茹泰领大家跪下见礼:“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茹泰道:“大船准备就绪,请我王发令!”
丹明王道:“大家平生,开船!”
“轰——!轰——!轰——!轰——!”只听得四声炮响,红苹领大家发动了机器,只见船尾翻起一阵白雾,大船离岸,叫啸着,溯流而上。
丹明王兴奋地站了起来,看着大船破浪向上飞驶,大声地说道:“好!真是太好了。”
大船在百姓的难呼声中,上行了三里多,来到了雄伟的丹壁下,靠岸停下。
茹稻领人上前,跪下见礼,山呼万岁后,说道:“我王洪福齐天!我捧命在丹壁上铭文,现已按大王的命令办好,五颗金钢宝石就象是五颗明星,有如我明田忠勇,照耀着我明田百姓的心。今天大王亲临,祥鸟飞于丹崖上,歌唱不息,我王恩德如海!”
丹明王下得大船,将茹稻扶起,说道:“药王辛苦了,我听说有一位圣母领我族人造大船,炼铁器,领族人们直下万里祖河,终于回到故乡,联今天才可上得这自动大船。”
这时,双齐王上前,茹巧说道:“母亲在那边旧大船上写书,大王!我们带您去见她,好吗?”
丹明王道:“好!好!好!待我换简装,大家都不要跟着我,我就和双奇王去见圣母!”
丹明王着简装,随双奇王上得大船,来到圣母的舱室门口,茹勇上前敲了一下门,只听得里面传来圣母的声音:“请进!”
茹勇上前推开了虚掩的门和茹巧领丹明王进入舱室。茹巧道:“妈妈!丹明王来见您了!”
茹绿一听,放下了手里的朱砂笔,上前跪下,说道:“草民叩见丹明王!”
丹明王忙上前,跪到了茹绿面前,说道:“圣母领族人经万里返乡,造大船,炼铁器,功德无量啊——!”
茹绿伸出双手,将丹明王扶住,一齐站起来,说道:“大王领一国臣民走向繁荣,功劳盖世,臣怎能不敬仰!”
丹明王道:“圣母!您今后不仅是族人们的圣母,也是我明田的圣母啊——!怎不让我敬仰?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圣母的书,请圣母好好教我,教天下子民。”
茹绿道:“我也是在向先祖不断学习啊——!”
丹明王走近书桌,拿起茹绿正在书写的《万物之理》翻阅起来,一直翻到最后才写的《自动大船》一章,口中说道:“好!好!真是好书!这太费圣母的心血了,以后我将派人和圣母一起研究,帮圣母书写。”
茹绿道:“好啊——!难得大王有这等心思,我代我们的先祖们多谢大王了!”
丹明王道:“这是我们后人应尽的义务啊——!”
茹巧上前道:“妈妈!大王!也算我一个,白天我干活,晚上我便来帮母亲!”
茹勇也上前道:“也算我一个。”
这时,茹绿看到两个孩子站到了眼前,只见他们肩上披着的金丝彩蛋壳披肩,金光闪闪,霞光映眼,一时心潮狂涌。这是多么熟习的一对蛋壳啊——!几年不见,现在又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那伴在自已身边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令自己一次次深情地抚摸,一夜夜美梦的金丝彩蛋,现在又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是,这就是当年自己生下的两玫金丝彩蛋的壳。
而今,蛋已破壳,那蛋中的宝宝呢?会不会就是站在自己身边的两个披着金丝彩蛋壳的孩子啊——!是他们!一定是他们,自己又见到他们了,他们便是自己的两个孩子啊——!不知道是那个祖先神灵在保佑着他们,他们居然这样快乐地活在人间。
自己每每在夜里向先祖神灵祈祷,祈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幸福,不想,他们现在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不停地叫着自己妈妈!自己还不知道啊——!孩子!你们是我的孩子啊——!
茹绿已是喜不能言,伸手将茹勇和茹巧二人紧紧地抱住,哭着说道:“呜——!呜——!呜——!……好孩子!好孩子!有了你们二人在,妈妈就不孤独了!呜——!呜!呜!……”
茹勇和茹巧已从族长茹云那里略有了解圣母,知道圣母患有一种奇怪的病,经常会哭,今天可能是又念起旧来,所以任圣母搂着自己哭。
丹明王道:“圣母!这一路来经历无数艰险,失去太多了,我国人无法弥补这一切啊——!你喜欢双奇王,那就让他们好好陪着您吧!我先告辞了,族人和臣民都等着我呢!”
茹绿摸了一把眼泪说道:“大王!等等!待茹巧帮我穿上礼服,我再和您一起去参加大典。”
丹明王说道:“好!好!好!圣母圣明!”说着便和茹勇出了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