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四三、西南风灾
御云元帅带着随从们回到明田,向丹稿王禀告道:“大王,那临波国确是恶疾流行,贵胄们都全身溃烂流脓,是不治之症啊——!”
丹稿王道:“你可是亲眼所见?”
御云元帅道:“非也!要是我亲眼看到了,我就不敢再回来见大王了,万一这种病传到了我国,那臣岂不是第一大罪人?”
丹稿王道:“哦——!那是什么人跟你说的?”
御云元帅道:“我派去了五名医官,他们给东岸王等王室亲胄们做了诊治。回来时,我让他们药汤沐浴,才请他们前来说了他们诊治经过。我怕他们已传染上了,所以,将他们留在了临波国,为的是避免恶性病传入我国。”
丹稿王道:“御云元帅做得对啊——!好!暂且让我国民休养生息吧!暂时不要再去招惹他临波国了。”
茹阳将军上前道:“启禀大王,我国刚收回来的西南八百村也是面临大海,也遭受过大风灾,虽然那里贮粮较多,大王已令开仓放粮,百姓们算是得以温饱。可是,他们在这大灾的时候也难以抗拒恶疾啊——!臣愿领命,代大王去西南,带去我都城医生,为那里的百姓诊治流行恶疾,以安百姓。百姓将感大王之恩。”
丹稿王道:“茹阳将军,你现虽是将军之职,可是你还是远征王,还能如此不辞辛苦,为百姓着想,为我解难分忧,我真舍得得让你去那恶疾流行的地方啊!”
茹阳道:“我王洪福,百姓其幸,为臣甚幸。我既是远征王,就必须为国涉险,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怎能因区区一种疾病而不前。大王让我带领我三子和全家赴西南八百村,以抚百姓,带去大王的温暖与福音。百姓将感恩不尽。”
丹稿王道:“好个远征王,那,我便派你全家带领一个医疗队去西南八百村,顺便代我好好看看那桃花郡主。”
茹阳道:“谢大王,大王使我深感温暖,事不迟疑,那就请大王火速组建医疗队吧!”
丹稿王立即招集医官,医官茹梗主动领命,道:“臣愿带我的弟子们一百五十人,随远征王去西南八百村。”
丹稿王大喜:“哈!哈!哈!什么流行恶疾,有何惧!有茹梗这样的医生和远征王去西南八百村,我无忧已。”
下得朝来,茹阳和全家商量着去西南八百村的事,茹阳夫人说道:“这便好了,为了西南八百村我们全家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现在总算可以一起踏上那儿的土地了。茹极,快通知所有的家丁们,只要愿意去的,那就都跟我们去,不愿意去的,便将他们按顿好。茹泰、茹忠、茹桂、茹花,你们快随娘来收拾东西,那西南八百村听说是受了风灾了,我们得和医生们尽快赶到那儿去,帮那儿的百姓啊——!”
大家一起上前说道:“是——!”
茹泰说道:“对了!对了!到了那儿,我们还要去杏花村为四弟迎娶他的新娘呢!”
“是!是!是——!”茹阳夫人说道。
正在大家紧锣密鼓地作着准备时,家丁来报:“大将军,临波国丞相茹法求见!”
茹阳忙道:“快请进来!”
茹法进入大厅,茹阳请他坐下,下人上了果品,茹法说道:“大将军,看你们忙的,看样子你们全家都要去西南八百村了。”
茹阳说道:“不忙你说,就连很多下人也要跟去,你看,把大家忙得!”
茹法说道:“将军,我悦海王去逝后,我已心恢意冷,再也不愿意回到远霞城了,如果将军不嫌弃,我愿跟随将军而去,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茹阳说道:“你可是一国之相,怎可跟我一武夫去涉险呢!丞相!万万不可啊——!”
茹法含泪跪到茹阳面前道:“将军高德,我早已倾慕,您带兵入临波,不仅秋毫无犯,还施粮救济百姓,你带的哪里是一支征讨的队伍啊!分明是一支救济灾民的队伍,所以,有我临波国之败。你们使我悦海王心悦臣服,所以千里投臣。我身为临波国丞相,很少关心过西南八百村的百姓,只是在朝享受着那儿的贡品。现在茹阳将军要去那儿救灾了,我岂有坐视不管的道理。我愿跟随将军,也尽我一点绵溥之力,帮帮那儿的百姓,望将军给我一次机会吧!以后我愿跟随将军左右,做将军的一个下人,将军,请收留我吧!将军——!”
茹阳忙将茹法扶起来,说道:“如果你是一个平民,我可以立即答应你,可是你本是一国之丞相啊!我还得请我丹稿王批准方可带你走啊——!这样吧!你回去等着我的消息!我现在就去找丹稿王说说看!”
正在这时,御云元帅叩见丹稿王,说道:“我王洪福,现在临波国君臣都已弄死,那临波国的贵胄们也都得了不治之症,不日便将归西,现在临波尽在我掌控之内。只是那临波国丞相侥幸余生,当我将兵撤出悦海王和其臣子居住的馆驿之时,那茹阳将军便派兵守住了那儿,使得茹法在他的保护下消遥地活着。现在茹阳将军是远征王了,我又无权管他,望大王下令茹阳将军,将他的兵撤出,我好对茹法动手啊——!大王!临波国之相不可留啊——!”
丹稿王道:“丞相说的是,你要是不提起,我倒是把这事忘记了呢!对了,那茹阳将军派兵守在哪儿干什么啊——!就为保护茹法吗?他在搞什么鬼?”
御云元帅说道:“大王宣他来一问便知。”
这时,忽然听得通报:“远征王茹阳求见大王!”
丹稿王忙道:“快快宣他进来——!”
茹阳进来,跪下见礼:“参见大王,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丹稿王道:“起来吧!”
茹阳又向御云元帅施礼道:“见过元帅——!”
御云元帅还礼道:“远征王!有礼了!”
丹稿王道:“远征王!你准备得怎样了啊——!几时可以启程去西南八百村啊——!”
茹阳道:“大王,我们很快便可准备好,明天便可带领大家出发了。我这是向大王来作最后辞行的,不知大王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丹稿王道:“这一去你们可要小心身体,我担心的就是你们万一染上了流行病该怎么办啊——!”
茹阳道:“大王放心便是,要是那儿确有了流行病,我们有这么强大的医疗队,是可以治疗的。大王洪福,我们的西南八百村,粮食充足,百姓安定,流行病一定不会发生的。只是大风灾来时,受伤的人员可能会比较多。”
丹稿王又说道:“这样便好!哦!对了,那悦海王住的馆驿你还派兵守着干吗?快撤掉吧!”
茹阳知道是御云元帅跟大王讲的这事,便望了一下御云元帅说道:“启禀大王,那悦海王的住处死了这么多人,不能不派人把守啊——!何况还有一个丞相余生,如果不守着,我怕生乱啊——!”
丹稿王道:“你现在要走了,把你的人撤掉吧!我要元帅派兵去守着便是。”
茹阳道:“大王!以后就不要人守了,那茹法丞相听我说要去西南八百村,硬是死缠着我,要做我的下人,跟我去西南八百村。他说他在当丞相时从来便没有关心过那儿,现在倒想去那儿看看,请大恩准了吧!我会好好看着他的。”
丹稿王道:“真的吗?那样也好,你就代我好好看着他吧!”
茹阳施礼道:“谢谢大王,大王洪福,我会让茹法做好我的下人的。”
丹稿王大笑道:“哈!哈!哈!这真是一件美事,降国之相做了我远征王的下人,好了,你去吧!代我向桃花群主问好!”
茹阳道:“是——!”
茹阳出了王宫后,便亲自将茹法领回了自己家里,将兵士从馆驿撤掉。
茹阳一回到家,只见自己的侄儿茹春跪到自己的跟前见礼道:“侄儿茹春拜见叔父!父亲听说您打了大胜仗回来!又听你差人来说,又要去西南八百村了,特派我来看你们。父亲要我带来些土特产,望叔父多加保重自己的身体。”
茹阳一把将茹春拉起,拍着他的肩膀,大笑着说道:“哈!哈!哈!看你!这么远还跑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嘛!好啊——!看你一下子便长高了、长大了,都成大人了!父亲、母亲可都好啊——!”
茹春说道:“都还好!只是腿脚有些不灵便,能吃能睡的,父亲听到你又是带兵打仗,这里又要去灾区,一直念叨着你呢!他又不能来看您,我怕他们担心你担心出病来,所以抽空来了!见到叔叔很好,我等会儿便要回去了!早早地向父亲、母亲报个平安,免得他们挂念。”
茹阳道:“哎!这么远跑来,我们就要走了,又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你们,我看啊!你当个村长没问题,我就写封信给你们那儿的县长,让你当个村长吧!不过你得好好干啊——!你叔叔我可从来都是任人唯贤,从来没有做过这等事来啊——!这可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啊——!”
茹春跪下道:“多谢叔叔!叔叔放心,我回去一定会好好干的。”
茹春又问道:“这次来我怎不见茹全弟弟?他到哪儿去了!”
这时,只见婶婶流起了眼泪,茹春心里一阵疑惑,问茹花道:“嫂子!这是怎么了!”
茹花将茹春拉到一边,流着泪将茹全殉国的事告诉了他,并嘱咐道:“回去就对伯父、伯母讲,我们大家都很好,打了大胜仗,大家都平安回来了,以后我们便去西南八百村长住了。代我们问伯父、伯母好!……”
不一会儿,茹阳便将荐书写好,交到茹春手里说道:“茹春啊——!我对你的希望是最大的,官不要做得大,只要做得好,使百姓安康便好。”
茹春跪下,接过荐书,说道:“多谢叔叔!婶婶!哥哥!嫂嫂!我这里回去,一定把你们的好消息告诉父亲、母亲。我一定照看好二老,带领全村百姓过安康日子。”
大一起一起含泪将茹春送出门口,这正是:
秋风细雨送亲人,迷雾群山隔故村;
在外少尝乡井水,回家愿做那峰云。
烟连桑梓同胞影,露结青松父老魂;
远望江河波广阔,近伤古栗几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