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45章伯爵之位,张桂芬入宫
「眼下大周能够风调雨顺,西北安宁,离不开前朝诸公的弹精竭虑。」
「亦离不开在座诸位内眷的贤德辅佐,安定家宅。」
「本宫在此,代官家与天下百姓,敬诸位一杯。」
殿内众人听到此话,纷纷举杯,齐声应道:「臣妇等愧不敢当,敬谢娘娘!」
待到酒过三旬,嫣然和余老太太说完体己话后,悄悄向明兰招了招手。
明兰眸光轻动,小声道:「祖母,我去陪陪贤妃娘娘。」
老太太点点头,又不放心的嘱咐道:「去吧,不过此处人多眼杂。」
「如今你二人身份不同,莫要坏了规矩,落人话柄。」
「祖母放心,孙女都明白。」
明兰站起身又对王若弗盈盈一拜后,方才迈步去嫣然身边。
今日殿内这群外命妇中,最受人瞩目的就是王若弗,就连英国公夫人都要稍逊她一筹。
当朝皇后的生母,永嘉郡夫人,父亲配享太庙,哀荣不衰,官人正二品金紫光禄大夫。
婆母勇毅侯独女丶官家钦封魏国太夫人。
嫡子是官家钦点庶吉士,现外放任宁州知府,前程无量,庶子也高中进士,才华不菲。
这一连串的荣耀,放眼汴京城,已是数一数二。
只见王若弗轻摇着团扇,时不时端起酒杯,接受一众命妇们的吹捧与示好。
坐在她身边的如兰也不自觉的挺直脊背,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与一抹自豪。
现在如兰不管参加什麽雅集宴会,在一众贵女中,都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
想要登门求娶她的人家,更是快把盛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不过如兰心里早就盘算清楚,自己择夫婿,门当户对并不重要。
要紧的是好拿捏,将来自己能够当家做主,
不必看婆母娌的脸色度日,盛家也能随时来为自己撑腰。
王若弗眸光在明兰身上稍作停留后,低声道:「如儿,六丫头近日与你相处时,可有反常之处?」
如兰闻言,眼珠子滴溜一转,仔细回想一番后,连连摇头。
「没有呀,小六说话做事都和往常一样,她舅舅遣人送来的东西,都与我分了,乖巧的很。」
「母亲好端端的干嘛这麽问?」
王若弗抿了抿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而来的怨气。
在她看来,自己在外头是瞧着显赫,可在家中又是另一回事。
上有婆母压着,嫡子带妻子外放。
庶子的院子盛幼下令不可插手,现在连一个妾室都有了倚仗,娘家还捏着把柄。
自己在盛家后宅,哪有什麽说话的地方。
王若弗越想越无奈,漫不经心道:「没反常就好,六丫头倒是个识相的。」
王老太太今日也在受邀名册内,王世平初回京城,现下为御史台正五品御史中丞。
作为当朝皇后的嫡亲外祖母,多少也能跟着沾光。
她轻哼一声,附在王若弗耳边。
「娘家再显赫,终究也只是个妾室,眼下卫家还还不过是个四品武官。」
「你且放宽心,莫自降了身份。」
「她若不老实,还有娘娘和王家为你撑腰呢,回头只管寻个机会敲打敲打她。」
王若弗馀光撇见盛老太太正与余家老太太叙话,不曾留意这边,
这才放心和王老太太提及此事。
「母亲说的是有道理,只是官人他若知道,必定要怪我多事。」
王老太太眉头一拧,这几年盛家日渐显赫,竟丝毫不知道帮衬岳家。
因此,她对盛幼这个女婿怨气颇深。
「往日为母教你的那些持家手段,你怕是忘了个乾净。」
「主母管教妾室,本就是天经地义,她若真敢去盛幼跟前诉委屈,足以瞧出,她心思开始活络,不再安分守己了,你也好早做防备才是。」
「瞧你姐姐府上,那些个妾室,哪个不对她恭顺敬服,规规矩矩。」
王若弗扯了扯嘴角,幽幽道:「在管教妾室和下人这方面,我的确是不如姐姐啊。」
另一边,见宴席已经接近尾声,为方便说话,嫣然寻个藉口,直接带明兰离席。
二人正手挽手走在御花园内。
「我今日瞧着余老太太的气色愈发好了。」明兰说话间,随手摺了一朵小花把玩着。
嫣然温婉一笑,「是啊,眼下朝局安定,我自不用他们烦心。」
「二弟和三妹妹的婚事都有着落了,只等年关一过,他们就回山东老家了。」
余家二郎由余老太师做主,已和从六品大理寺丞梅大人的嫡女定亲。
至于余嫣红,因性子骄纵跋扈,往日余老太师和老太太都不大中意她。
不过现在方氏离府,她总归是余家的姑娘,
在余大人的精心挑选下,亦为她寻得一桩门当户对的姻缘。
「明儿,眼下你有卫将军撑腰,再不似从前,官家都不止一次夸赞卫将军骁勇。」
明兰垂眸道:「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都没想到能有今日。」
「这是老天在眷顾你!」紧接着,嫣然眼下闪过一抹促狭的笑意。
「明儿,官家对你好像颇为感兴趣的样子,每每我提到你,他总会多问两句。」
此话一出,明兰心跳不由加快,白皙细嫩的耳垂微微泛红。
「嫣然姐姐你—你胡说什麽呢,莫不是方才吃醉酒了—」
嫣然摇摇头,「才有没胡说。」
「你是不知道,我前头那位继母,还动过让三妹妹将来进宫的心思呢。」
「若明儿你能进宫,那今后可就有陪我说话解闷的人了。」
明兰眸光环顾一圈,见四下无人。
她柳眉微,轻声道:「或许官家只是一时兴起才多问几句,嫣然姐姐快别提了,若被人听去,那可就遭了。」
嫣然停下脚步,抬手将她额前的一缕碎发别至耳后。
「可我瞧好像不是一时兴起,唉,圣心难测,总之将来你若有进宫的机会,别推辞就是。」
「我可记得你与我说过,官家待你恩重如山。」
明兰低垂着眼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直到暮色四合,宴席结束,内外命妇们纷纷起身告辞,在内侍的引领下,踏出宫门。
内殿之中,华兰依依不舍的看着老太太,「祖母。」
「好孩子,如今见你这般体面稳重,我也就放心了。」老太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王若弗轻叹一声,亦是满心不舍,唯有如兰,站在一侧,脸上一副乏累困倦的模样。
转眼已是十月末。
今日,英国公府正门大开,喜气融融,正堂内,香案早已设好。
除长子张征领兵在外,张家上下众人皆在此处。
只见张桂芬一身嫩黄色织锦长裙,姣好的脸上薄薄施着一层粉黛,愈发显得明媚夺目。
半柱香时辰后,一名礼部官员手持诏书,领着一队绯衣内侍稳步前来。
「门下,制日:朕惟治道之本,始于齐家。
武勋之女张氏,毓自将门,秉性刚柔,恪慎温恭,柔嘉维则,淑德允谐,今册立张氏为德妃。
尔其益笃谦冲,永怀敬慎,克裹内治,用光阀阅之荣。
钦哉!」
张桂芬深吸一口气,微微颤抖着双手接过诏书。
「臣女张氏,恭谢圣恩,必当恪守宫规,不负官家恩泽。」
宣读诏书的官员满脸笑意的开口道:「恭喜国公爷,恭喜夫人!」
张辅微微颌首,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手一礼,「天家恩典,臣等愧受!」
三日后,吉时已至。
张桂芬乘坐轿,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缓缓往宫门的方向前去。
英国公夫人忍不住抹了一把泪。
张辅授须宽慰道:「每逢年节进宫探望就是,这哭哭啼啼像什麽样子。」
「你懂什麽,芬儿是我怀胎十月,拼上老命,顶着多少人笑话生出来宝贝疙瘩。」
「一朝离我而去,怎能不伤心!」
她年近四十才怀有张桂芬,汴京城内不少人都笑话她是老蚌生珠。
张辅闻言,沉默片刻后,长叹一声道:「都走远了,回府吧。」
就在他转身之际,忍不住抬手擦了擦眼角,又怕被夫人看见,只得独自迈步前往书房。
入宫后,张桂芬依礼制前往仁明殿拜见华兰丶淑兰以及嫣然两位后妃。
「张家妹妹不必多礼,往后都是自家姐妹,尽心侍奉好官家才是最要紧的。」
华兰目光温婉,当年孔嬷嬷来盛家前,曾在英国公教导规矩礼仪。
一直对张桂芬赞不绝口,因此,虽不曾来往过,但华兰对她印象的颇好。
「臣妾谨遵娘娘教诲。」张桂芬盈盈一拜,举止大方恭谨。
淑兰嫣然二人相视一笑。
与此同时,文华殿内,赵晗手持西北传来的军报,眼下闪过一抹欣喜。
确斯罗病逝,青塘之地,已由董毡统领。
木征与董毡积怨颇深,势同水火,这家伙一死,他们可就再无半点顾忌了。
「官家,可要让边军助木征一举擒获董毡?」申时其沉声问道。
赵晗沉吟片刻,摆摆手,「不必,让这两人再耗一耗。」
大周对吐蕃之地的控制,眼下只能稳固于熙河一路,至于青塘再往西的高原腹地。
山脉纵横,地势险峻,气候高寒。
大军根本无法长期驻守,周军擅长的战术在此处也施展不开。
且吐蕃内部分裂割据,宗教派系众多,即便打下,日后的治理亦是困难重重,劳民伤财。
在此处浪费力量属于得不偿失,倒不如将目光放在燕云十六州。
「臣遵旨。」
从文华殿退下后,申时其径直往宫门方向走去,半路恰好碰上了女婿齐衡。
「小婿拜见岳丈大人。」齐衡满面春风,恭谨行礼。
申时其双眸微眯,打量他一眼后,温声道:「新任翰林学士王安石王大人,才华斐然,胸怀大志,你可得跟在他后头好好学习。」
「小婿明白。」齐衡连连点头。
庶吉士在翰林院的主要任务是观政,由翰林学士担任教习,指导他们读书丶撰文丶讨论政事,
期间还会不定期进行考核。
翁婿二人一前一后走在平坦的青石板路上。
齐衡又开口道:「小婿心中有一桩喜事,还没来得及遣人通禀岳丈大人。」
「哦?什麽喜事?」申时其说话间,并未停下脚步。
原本他没相中齐衡,一个花架子的国公府,平宁郡主出了名难缠。
齐衡头回春闱又落榜,如何能娶她的嫡女。
但无奈申和珍对齐衡早已一见锺情,非他不嫁,无奈之下,自己只好答应这门婚事。
不过好在齐衡没让他失望。
在翰林院这些时日,行事张弛有度,也不曾仗着家世作威作福。
「前几日郎中登门把脉,和珍已有孕在身。」齐衡说话间,眼角带笑。
申时其深吸一口气,授须道:「这段时日你可得照料好她,若出现差错,我唯你是问。」
「岳丈大人放心,母亲她已亲自遣人悉心照料。」
两家自打结亲后,申时其对齐家多有提携。
齐国公巡盐一职,齐衡的仕途,全都得仰仗着申家。
因此,即便她平日里再自视甚高,目下无尘,面对申和珍,态度也得好转几分。
申家,她得罪不起!
天色渐晚,夜幕低垂,繁星点点。
嫔妃进宫后,宠幸的时间往往代表着受重视的程度。
若数名嫔妃一同进宫,则会按位份排列时间。
为让英国公及其夫人宽心,赵晗正准备前往张桂芬所居的宣明殿。
他放下奏章,扭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庆云。
「朕依稀记得淑妃的父母,在来京的路上了?」
庆云沉吟片刻,点头道:「禀官家,淑妃娘娘的父母已于五日前携家私乘船北上。」
「算算时日,最晚不过半月便可抵达。」
此次来京,盛家长房一脉打算在京中长住,光是家私就足足装了七八船。
一路上耽搁的时间自然也要多些赵晗抬手摸了摸下巴,权衡一番后,决定等盛维入京,便封他个伯爵之位。
宣明殿内,张桂芬正百无聊奈的坐在床榻上。
自打得知赵晗今晚前来,她已经在一众宫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
「娘娘莫急,瞧时辰官家很快就来了。」陪嫁女使红缨小声提醒道。
张桂芬抬眼看她,「我才没急呢,就是有些紧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