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底牵扯自身利益,张氏跟宋明礼虽然蠢,但也立刻想明白老太太为什么提出要让林氏娘家人上门的目的了——是了,林氏娘家是做生意的,有钱啊!
虽然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比宋家富裕多了。
张氏垂眸,眼珠子乱转,洪涛眼中也满是算计,正想说话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众人看去,发现是宋明山来了。
宋明山身形魁梧,但今天的精神头不怎么样,眼睛里满是红血丝,眼底满是疲惫,一看就是没睡好,看起来比张氏宋明礼还要憔悴。
老太太看他这样,也没因为他来晚教训他,只是让他赶紧过来坐下,然后问道。
“你昨晚怕不是没睡吧?瞧这脸上累的。”
宋明山“嗯”了一声,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眼神便落在对面的宋明礼身上,眼底晦暗不明。
不知道为什么,宋明礼被宋明山用这种眼神盯着,心里莫名有些发毛。
宋玉婵看正主来了,也不想耽误时间,跟宋玉瑾对视一眼后便站起身说道。
“祖母,我今日想去一趟佛音寺给家里祈福,去去晦气,还请祖母允准。”
宋玉婵说话时表情乖巧,眼神清澈,看不出有旁的心思。
老太太还没开口,张氏就没好气地说道:“怎么说话呢?好端端的去什么晦气!而且你一个大姑娘独自出门,听着也不好听,平白坏了名声。”
宋玉婵可怜兮兮地看了过去。
“三婶婶,我去佛音寺除了去晦气,还有祈福,而且也不是为了给自己祈福,是为了给全家祈福。”
“最近家里事太多了,我总觉得是不是沾染了什么不祥之物,不然怎么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倒霉事儿?”
说到这儿,宋玉婵像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解释道。
“三婶婶,你别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在怪弟弟妹妹惹的倒霉事儿,只是觉得这接二连三的风波怕是有什么蹊跷。”
“弟弟妹妹又不是故意的,因为这些倒霉事儿,祖母病了,大姐姐也病了,这么下去实在不行,所以便想着去寺庙里拜一拜,请佛祖保佑或许能化解一二。”
宋玉婵说完双手合十,一脸虔诚。
可她这番话却激怒了张氏。
“砰”的一声,张氏直接站起来骂道:“你什么意思啊?你的意思是老太太和瑾儿的病是我荷儿跟泓儿造成的?”
“宋玉婵,我看你最近是愈发胆子大了,居然敢胡说八道,给荷儿泓儿扣帽子!”
话刚说完,宋明礼也紧随其后哼了一声:“真是没教养!今天有你说话的份吗?这是什么场合?”
“当着老太太的面说什么祈福去晦气,我看你就是那个最大的晦气!”
宋玉婵一脸可怜巴巴,红着眼圈看向老太太。
“祖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为家里人好……我、我真的没那个意思……”
说完低声啜泣起来。
张氏讽刺道:“哭什么哭?老太太没事都被你哭出事儿了,福气都给你哭没了!还不赶紧——”
“够了!”
话未说完,一声冷喝突然打断了她的刻薄之言,将在场人都吓了一跳。
宋明山直接站了起来,目光不善地看着张氏夫妻俩,没有理会老太太和其他人惊异的眼神,语气满是愤怒。
放在眼下这个情景,他的愤怒是有些过了。
“婵儿不过是替宋家着想,才想去寺庙上香拜一拜,成与不成都有老太太跟我这个亲生父亲说了算,她爹我还在这呢,她三叔三婶,你们倒是管得宽!”
“而且婵儿哪句话说错了?最近宋家发生的倒霉事难道不是你们三房引起的?婵儿不过就是说了句实话,你们还不高兴了?敢做不敢当啊!”
宋明山突然开口帮宋玉婵说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屋子里静默了好一会儿都没人打破僵局。
林氏看了一眼张氏和宋明礼难看的脸色,勾了勾唇煽风点火道。
“就是,大哥这个亲生父亲都没说话呢,三弟跟三弟妹你们倒是管得宽。”
说完拿着帕子捂着嘴笑了笑,讥讽道:“若是以前你们非要管倒也没什么,可如今宋家因为你们三房养的两个孩子接二连三在京城丢了脸,可见你们教孩子是有一套。”
“可这一套用在你们自己孩子身上就算了,毕竟是自己孩子,养得好养得坏结果都自己担着,可要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教坏了,那责任归谁?”
林氏看了宋玉婵一眼,看似公正地说。
“我倒觉得婵儿是个有心的,知道最近家里破事儿不断,还想着去庙里拜一拜给家里去晦气,虽然不知道灵不灵,可这份心是好的。”
“反正我没意见,婵儿若是要去,也帮我带一份香火捐了,也算是我二房给宋家尽份心。”
说完便端起茶盏喝了起来。
张氏因昨日之事已与林氏结怨,此刻只觉林氏存心作对,当即冷声道。
“二嫂子这话未免太过分了!我孩子怎么了?我女儿即将嫁入伯爵府,儿子马上要进国子监,日后前程似锦,怎么到二嫂子嘴里反倒成了坏事?二嫂子莫不是嫉妒我们三房?”
林氏闻言不语,只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
张氏见状还要争辩,老太太猛地拍案喝道:“行了!都别吵了!”
张氏只得悻悻住口,脸上仍带着愤懑之色。
老太太瞥了眼素来不参与家事的大儿子,察觉他神色有异——特别是看向三房夫妻的眼神明显带着不满。
她暗自思忖:老大最重颜面,定是觉得三房两个孩子惹是生非,连累宋家丢脸才这般不快。
自觉猜中心思的老太太叹了口气,劝道:“我知道你心里有气,但老三他们也不是存心的,宋家毕竟还没分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次风波虽大,好在结果不差,日后让他们谨言慎行便是。”
“等荷儿嫁入伯爵府,泓儿进了国子监,咱们宋家的指望可都在泓儿身上,若荷儿能在伯爵府站稳脚跟,将来还能帮衬家里,你也别太计较,对老三夫妇说话客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