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五十六章全面反攻(第1/2页)
天还未亮透,朔北草原的晨雾里仍裹着昨夜硝烟的焦苦味。萧明轩拄着半截染血的长枪站在土坡上,靴底碾过凝结的血痂,目光穿过弥漫的晨雾,落在前方溃散的罗刹国军队身上。他的甲胄左肩处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刀痕,是昨夜斩首行动时被敌兵拼死反扑所伤,此刻用布条草草缠了,血仍透过布纹渗出来,在冷风中泛着腥气。
“将军!火器营已列阵完毕,是否追击?”亲兵快步奔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亢奋,却在看到萧明轩沉凝的神色时,不自觉放轻了语气。
萧明轩没有立刻回答,指尖摩挲着枪杆上熟悉的纹路。三个月前初战失利的画面突然撞进脑海——那时也是这样的清晨,朔北的士兵倒在罗刹国的燧发枪下,鲜血染红了边境的草甸,他握着同样的枪,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弟兄们后撤,连收尸都来不及。如今风向倒转,敌阵崩溃如决堤的洪水,可胸腔里翻涌的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沉甸甸的酸胀。
“让火器营放缓速度,”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派轻骑小队迂回,防止敌军诈败反扑。另外,让医疗队跟上,能救一个是一个。”
话音刚落,东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念安一身玄色劲装,脸上还沾着尘土,勒马停在土坡下:“明轩哥,敌主帅伊万已被特种小队生擒,其麾下三个军团群龙无首,正往西域方向溃逃。但……”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羊皮纸,“方才俘虏了一个随军文书,从他身上搜出的信里提到,罗刹国还有一支援军,预计十日後抵达西域轮台城。”
萧明轩接过羊皮纸,指尖触到纸页上未干的墨迹,眉头骤然拧紧。晨光恰好刺破云层,照亮纸上歪歪扭扭的罗刹文字,那笔画间仿佛藏着未散的杀气。他抬头看向西域的方向,那里的天际线还蒙着一层灰雾,像一头蛰伏的野兽。“援军……”他低声重复,指尖不自觉攥紧了羊皮纸,“看来这场仗,还没到真正结束的时候。”
念安点头,目光扫过土坡下正在收拢的朔北士兵,眼底掠过一丝复杂:“昨夜特种小队损失了七个人,都是跟着我从训练营出来的弟兄。”他声音很轻,却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我总想着斩首行动能快些结束,少些伤亡,可到头来……”
“战争从没有不流血的胜利。”萧明轩拍了拍他的肩,掌心触到念安劲装下紧绷的脊背,“他们的名字,会刻在朔北的英雄碑上。”
正说着,南边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与车轮声。念北坐在一辆黑漆马车上,车帘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她探出头,看到土坡上的两人,立刻扬声喊道:“明轩哥,念安!后勤队到了,伤药和干粮都在后面的车上,西域乌孙部的援军也到了,正帮着清扫战场呢!”
萧明轩与念安对视一眼,快步走下土坡。念北已经跳下车,身上穿着便于行动的短袄,裙摆上沾了不少泥点,显然是一路奔波而来。她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递给萧明轩:“这是玉卿姨让我带来的金疮药,说你左肩的伤得好好处理,别落下病根。”
萧明轩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布面的温度,心里忽然一暖。他想起昨夜斩首行动前,黄玉卿特意派人送来书信,只写了“保重”二字,却比千言万语更让他安心。“后方情况如何?”他问。
“新都一切安稳,工坊还在赶制火器,”念北说着,指了指远处正在卸车的士兵,“你看,那是新造的迫击炮,玉卿姨说这玩意儿轻便,适合追击时用。之前初战时咱们吃了火器的亏,现在总算能讨回来了。”她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可眼神扫过战场上散落的尸体时,又迅速黯淡下来,“只是……伤亡太多了,医疗队的姑娘们都快熬不住了。”
萧明轩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几个穿着白褂的医女正蹲在尸体旁,小心翼翼地为阵亡的士兵整理仪容,其中一个姑娘的袖口沾满了血,却仍固执地把士兵睁着的眼睛轻轻合上。他喉结动了动,转身对亲兵道:“传令下去,所有阵亡将士的尸体都要妥善收敛,记录好姓名籍贯,将来要送回他们的家乡。”
“是!”亲兵应声而去。
念安忽然指向西边:“看,乌孙部的首领来了。”
众人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皮甲的西域汉子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十几个随从,正朝着这边而来。那汉子看到萧明轩,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用不太流利的汉话道:“萧将军,乌孙部两千骑兵已到,愿随将军追击罗刹狗,收复咱们西域的土地!”
萧明轩拱手回礼:“多谢首领仗义相助。”
“该谢的是你们!”乌孙首领拍了拍胸口,“罗刹国占了我们的牧场,杀了我们的族人,若不是朔北出兵,我们还在受他们欺负。如今跟着将军打仗,我们心甘情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六章全面反攻(第2/2页)
念北笑着补充:“乌孙部还带来了五百匹战马,正好补充咱们的骑兵。之前我跟首领说过,战后朔北会帮他们重建牧场,首领还怕我们说话不算数呢。”
乌孙首领哈哈大笑:“现在不怕了!萧将军和黄夫人都是讲信用的人,我们信得过!”
正说着,一名斥候快马奔来,翻身跪地:“将军!前方三十里处发现小股罗刹兵顽抗,似乎在保护什么东西,兄弟们攻了两次都没攻下来。”
萧明轩眼神一凛:“带五十名火器营士兵,跟我去看看。”
“我也去!”念安立刻跟上。
两人翻身上马,朝着斥候指的方向疾驰而去。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战场上,照亮了满地的兵器残骸与血迹。萧明轩策马奔过一片草甸,看到几个朔北士兵正趴在地上,朝着前方的土堡射击。土堡不大,却异常坚固,罗刹兵的燧发枪从堡内的射击孔里伸出,时不时传来几声枪响。
“将军!”一个士兵看到萧明轩,立刻起身,“里面的罗刹兵不多,也就二三十人,但他们守得很死,我们的弓箭射不进去,之前用刀砍门,还被里面的炮火伤了几个人。”
萧明轩勒住马,仔细观察着土堡。土堡的门是用厚木做的,上面还包着铁皮,显然是临时加固过的。他转头对火器营的士兵道:“把迫击炮架起来,瞄准土堡的门。”
士兵们立刻行动,很快将三门迫击炮架好。随着一声令下,炮弹呼啸着飞向土堡,“轰隆”几声巨响,土堡的木门瞬间被炸开,木屑与铁皮飞溅。
“冲!”萧明轩拔出佩剑,率先冲了上去。
朔北士兵们士气大振,跟着他冲进土堡。堡内的罗刹兵见门被炸开,顿时慌了神,有的还想抵抗,却被朔北士兵一一制服。萧明轩刚走进堡内,就看到角落里绑着一个穿着华贵的罗刹女子,身边还围着两个护卫,正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是谁?”萧明轩问道。
被俘的罗刹兵里,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军官的人,哆哆嗦嗦地回答:“这……这是伊万主帅的女儿,卡捷琳娜郡主。”
念安皱眉:“主帅的女儿怎么会在这里?”
那军官低下头,不敢说话。萧明轩盯着卡捷琳娜,见她虽然脸色苍白,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用冰冷的眼神瞪着他。他心里忽然生出一丝疑虑——一个郡主,为何会跟着军队来到前线?难道仅仅是随军?
“把她看好,带回新都,交给萧帅处置。”萧明轩吩咐道。他没有再多问,只是看着土堡内散落的文件,忽然注意到一张纸上画着奇怪的图案,像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火器,下面还标注着一串数字。他捡起纸,塞进怀里,心里暗道:这东西,或许得让玉卿姨看看。
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萧明轩走到堡外,看到朔北士兵们正押着大批俘虏往回走,乌孙部的骑兵则在周边巡逻,防止有漏网之鱼。阳光渐渐升高,驱散了战场上的寒意,可他握着那张纸的手,却始终没有放松。
念安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在想什么?”
“在想这场胜利的代价。”萧明轩轻声道,“我们收复了土地,打退了敌人,可多少弟兄再也回不来了。”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那张画着火器的纸,“而且,我总觉得,罗刹国不会就这么算了。这张纸上的东西,还有那支未到的援军,都透着不对劲。”
念安接过纸,仔细看了看,眉头紧锁:“这玩意儿看着比燧发枪复杂多了,要是真造出来,恐怕又是一场麻烦。”
“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萧明轩抬头看向新都的方向,那里的天际线已经变得清晰,“得尽快把这些情况告诉父亲和玉卿姨,让他们早做准备。”
两人并肩站在土堡前,风从草原上吹来,带着青草的气息,混合着未散的硝烟味。远处的欢呼声还在继续,可他们的心里,却没有多少轻松。战争的胜利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朔北的未来,可灯影之下,仍有看不见的阴影在悄然蔓延。
萧明轩握紧了手中的佩剑,指尖触到剑鞘上的纹路,忽然想起黄玉卿曾说过的话:“战争不是目的,守护才是。”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念安道:“走吧,还有很多事要做。”
念安点头,两人翻身上马,朝着后勤队的方向而去。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像是要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未来——那里有重建的家园,有安宁的生活,却也藏着未知的挑战,等着他们一步步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