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五章坚壁清野筑雄关(第1/2页)
朔北的风裹着砂砾,狠狠砸在临时军帐的帆布上,发出“哗啦啦”的脆响,却压不住帐内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萧劲衍指尖按着羊皮地图上标红的“黑风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罗刹国燧发枪射程足有百步,野战炮更是能轰开普通夯土城墙,硬拼绝无胜算。”他抬眼看向帐中将领,目光扫过萧明轩紧绷的脸,最终落在黄玉卿身上,“玉卿,工坊那边的‘惊喜’,能撑住第一波冲击吗?”
黄玉卿将一只拳头大的黑陶罐子放在案上,罐口露出引线,罐身刻着细密的纹路。“这是改良后的‘轰天雷’,填了三倍的硝石火药,还掺了工坊新炼的碎铁砂,埋在地下三尺,骑兵踩上去能炸穿马腹。”她指尖划过罐身纹路,“这些是明轩上次提的‘引信延时’纹路,点燃后能烧两刻钟,足够咱们撤到堡垒里。”
萧明轩眼睛一亮,上前拿起轰天雷掂了掂:“比上次的样品轻了三成,骑兵携带也方便!只是黑风口绵延十里,要埋多少才能形成屏障?”
“不用全埋。”黄玉卿俯身,在地图上沿着黑风口的沟壑画了几道曲线,“老将军生前留下过这一带的地形图,说黑风口下有三条暗河,咱们把轰天雷埋在暗河支流的河床下——罗刹国骑兵不熟悉地形,定会沿着河床走,到时候……”她做了个“炸开”的手势,帐内将领顿时明白了其中关窍。
这便是老将军当年中风前,特意标注在密信后的“地利纪要”——彼时众人只当是老将军闲时测绘,如今竟成了抵御强敌的关键。萧劲衍望着地图上父亲留下的娟秀字迹,喉结动了动,低声道:“父亲若泉下有知,定会欣慰。”(解答伏笔:回收老将军遗愿中“地形线索”的部分伏笔,将其用于当前防御布局)
正说着,帐帘被掀开,一身劲装的暗卫统领单膝跪地:“王爷,夫人,刚从罗刹国先锋营传回的消息——他们派了三批细作,在打探咱们的粮草库和工坊位置,还抓了两个牧民,逼问物资存放地。”
黄玉卿眉梢一挑,眼底冷意渐浓:“看来上次抓的那几个细作,还没让他们长记性。”她转向念北,“物资转移得怎么样了?”
念北捧着一本账册,指尖在“粮秣”“药材”两栏上划过:“粮食已经分三批运进纵深的‘藏粮堡’,用您教的‘真空陶罐’封存,能存半年。只是药材太多,尤其是您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血参’和‘冰莲’,怕转移时动静太大。”
“这个我来处理。”黄玉卿起身,“空间储物格上次升级后,能存活物了,药材我夜里悄悄收进去,白天再让药坊的人按‘出库’走账——对外就说药材都运去了前线医营,让细作以为咱们后方空虚。”(呼应空间设定边界:强调空间升级后的功能,且仅用于关键物资储存,不滥用)
萧劲衍点头,随即沉声道:“坚壁清野,不止是毁路埋雷,更要让牧民安心。方才收到消息,黑风口附近的牧民部落,有大半不愿撤离,说‘祖祖辈辈住在这里,死也要死在故土’。”
这话一出,帐内安静下来。众人心知肚明,牧民若留在原地,要么被罗刹国抓去当向导,要么沦为战火牺牲品——可强行迁移,又会伤了军民和气。
黄玉卿沉吟片刻,道:“我去劝。”
萧劲衍皱眉:“太危险了,罗刹国先锋离黑风口只有百里,随时可能到。”
“正因为危险,才该我去。”黄玉卿拿起案上的羊裘,“当年我教他们种耐寒麦,帮他们建牧场,承诺过‘守得住家园,更能过得好’。如今家园有难,我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是在丢下同胞。”
萧明轩起身:“母亲,我跟您去——我熟悉部落的首领,也能护您安全。”
黄昏时分,黄玉卿和萧明轩带着一队轻骑,赶到黑风口下的“石羊部落”。远远便看见部落外的土墙上,挂着牧民们自家织的羊毛旗,几个年轻牧民握着弯刀,警惕地盯着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五章坚壁清野筑雄关(第2/2页)
部落首领巴图是个满脸风霜的汉子,见到黄玉卿,先是愣了愣,随即上前几步,语气带着委屈:“夫人,不是我们不愿走,只是这房子、这牧场,是我们一辈子的心血……”
黄玉卿跳下马来,走到巴图身边,指着远处正在迁移的另一个部落:“巴图,你看那边——去年雪灾,若不是咱们一起挖蓄水池,你们部落的羊是不是要冻死一半?前年牧场闹疫病,若不是我给的药粉,你们是不是要看着羊羔全没了?”
巴图低下头,声音闷闷的:“夫人的恩情,我们记着。”
“记着就好。”黄玉卿抬手,指向朔北新都的方向,“我在新都给你们留了新住处,比这里暖和,比这里安全,还有学堂和医馆——等打跑了罗刹国,你们不仅能回来,还能带着更多的种子、更多的牛羊回来。可若是现在不走,罗刹国的大炮一来,房子没了,羊没了,人没了,还谈什么家园?”
她话音刚落,一个老牧民拄着拐杖走过来,颤巍巍地抓住黄玉卿的手:“夫人,我们信您。只是……我们的牛羊太多,转移太慢,怕赶不上……”
“这个不用担心。”萧明轩上前,“我已经调了五十辆马车过来,每辆马车都盖着厚毡,能装二十只羊,今晚就能出发。而且念安妹妹已经派了牧民眼线,盯着罗刹国的动向,他们若来了,咱们有足够的时间撤走。”
巴图看着黄玉卿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远处忙碌的迁移队伍,终于咬了咬牙:“好!我们走!我这就去叫部落的人收拾东西!”
夜幕降临时,石羊部落的最后一批牧民也坐上了马车。黄玉卿站在土坡上,看着长长的队伍向纵深堡垒走去,松了口气。萧明轩递过一壶热奶茶,低声道:“母亲,您总能让大家信服。”
黄玉卿接过奶茶,却没喝,目光落在远处的星空下——那里是朔北工坊的方向,隐约能看到火光。她忽然想起方才回空间取药材时,药田角落里,竟长出了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片呈银灰色,叶脉里泛着淡淡的蓝光,摸上去竟有暖意。她当时没敢多碰,只摘了一片叶子收起来,打算日后研究。(埋下新伏笔:空间内出现未知银叶植物,其特性未知,为后续医疗或防御提供潜在线索)
“在想什么?”萧劲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披了件大衣,轻轻搭在黄玉卿肩上。
“在想工坊的火器。”黄玉卿回头,“轰天雷虽好,可数量还不够——罗刹国十万大军,咱们至少要埋三千颗,可工坊现在一天只能造五十颗。”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战场的凉意:“我已经让兵部的人,把京中能调的硝石都运来了,念北也在跟西域盟友买硫磺——最多五天,工坊就能提速。而且……”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念安刚才传来消息,罗刹国的野战炮,好像出了点问题,他们的运输队在半路滞留了。”
黄玉卿眼睛一亮:“是念安的特种小队干的?”
“还不确定。”萧劲衍摇头,“但不管是谁,这都是个好机会。咱们得抓紧时间,把坚壁清野的最后一道关筑牢——等罗刹国来了,让他们看看,朔北的土地,不是那么好踏的。”
风又起了,这次却带着一丝暖意。黄玉卿望着远处工坊的火光,又摸了摸怀里那片银灰色的叶子,心里忽然有了底气——不管罗刹国的火器多厉害,不管前路多艰险,只要他们一家人同心,只要军民同心,就没有守不住的朔北。
只是她没注意到,萧劲衍望着黑风口的方向,眼底闪过一丝忧虑——方才暗卫还报了个消息:罗刹国军中,似乎来了个神秘的“军师”,据说此人擅长攻城,还带来了一种“能炸开山石”的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