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福建三明的清晨,雾气氤氲。
苏宁和李水花蹲在沙县老街的一个早点摊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傅手上的动作。
老人动作行云流水??擀面、包馅、下锅,一气呵成。
小小的扁肉在沸水中翻腾,像一尾尾白玉小鱼。
“阿伯,能再演示一遍馅料配方吗?”水花用刚学会的蹩脚闽南语请求道,手中的笔记本已经记了七八页。
老师傅咧嘴一笑,露出稀疏的牙齿:“女娃子,你都问三天了,不是要偷师吧?”
水花脸一红,正要解释,苏宁赶紧递上一包红塔山:“老师,我们是西北来的,想学点正宗沙县味道回去开个小店。我可以给你的教授付费的。”
老人接过烟,态度和缓了些:“早说嘛!”
他掀开调料罐,“喏,关键在这胡椒粉,要印尼产的才够味………………”
水花赶紧记下,又追问具体的配比。
苏宁则悄悄退到一旁,掏出相机拍下操作台的全景......
这是他这周在沙县“考察”的第七家小店。
每次考察都会给与店老板配方费,因为苏宁可不想因为这点钱纷争不断。
回到简陋的招待所,水花立刻伏在桌上整理笔记。
三本厚厚的笔记本分别标着“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和“西北风情”,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配方、工序甚至店堂布置的细节。
“宁哥,我觉得沙县的扁肉和咱们的馄饨很像,但馅料更......”水花抬头,发现苏宁正对着地图勾勾画画。
“你在做什么?”水花好奇地凑过去。
苏宁手中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标满了红蓝记号。
西安、兰州、银川、厦门几个城市被红圈重点标注,周围辐射出数条线路。
“餐饮连锁的战略布局。”苏宁指着地图,“红色是‘西北风情’,主打高端宴请;蓝色是‘兰州拉面‘,走大众快餐路线;至于沙县小吃......”
他顿了顿,“我要让它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水花瞪大眼睛:“麦......麦当劳?”
“就是开遍全国的意思。”苏宁笑着解释,“每个县城至少一家,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五块钱的拌面扁肉。”
水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虽然不太明白丈夫的宏大构想,但她相信他的眼光。
这半年来,“西北风情”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点。
“对了,注册商标的事......”苏宁突然压低声音,“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水花从行李袋深处掏出一个文件袋:“都在这了。沙县小吃的商标设计图、申请书,还有兰州那边的………………”
话音未落,房门被猛地敲响。
两人一惊,水花迅速把文件袋塞回行李中。
“谁?”苏宁警惕地问。
“是我。”门外传来林副主任的声音,“开门,有事商量。
苏宁和水花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林副主任怎么会突然找来?
他们此行是以“考察闽菜”为由请的假,注册私企商标的事可没向任何人透露。
门一开,林副主任阴沉着脸走进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凌乱的房间.......
摊开的地图、记满的笔记本,还没来得及收起的相机。
“解释一下。”林副主任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拍在桌上,正是苏宁申请“沙县小吃”商标的复印件。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水花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苏宁却出奇地平静,甚至给林副主任倒了杯茶。
“林主任,您先坐。’
“
“少来这套!”林副主任猛地挥手,茶杯被打翻,茶水溅在地图上,“我这么信任你,把福建的餐饮资源都介绍给你,你倒好,暗中搞自己的小算盘?”
水花想解释什么,苏宁轻轻按住她的手:“林主任,您看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商业模式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林副主任一愣:“什么劳?什么鸡?”
“美国的快餐连锁企业,全球加起来十万多家门店。”苏宁不慌不忙地擦干桌上的水渍,“它们的成功在于标准化??任何一家店的味道都一样。”
林副主任皱眉:“这跟你偷偷注册商标有什么关系?”
“不是偷偷注册,是战略布局。”苏宁翻开笔记本,“西北风情’是国企,要顾及各方利益,很难快速扩张。但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这样的平民美食,最适合走连锁加盟模式。”
他边说边画出一个双环图:“内环是‘西北风情”,主打政府接待和高端市场,算是西海固县政府主抓的国企;外环是平民快餐品牌‘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薄利多销,是纯私营企业。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树品牌,后者创利
润。”
林副主任的表情从愤怒变为困惑,又渐渐转为思考。
他拿起苏宁画的草图,眉头紧锁:“你是说......两条腿走路?”
“正是。”苏宁趁热打铁,“而且利润的大头可以反哺‘西北风情’的扶贫项目。您想想,如果沙县小吃能开一千家店,每家店带动一个西北家庭供应原料......”
水花惊讶地看着丈夫。
这个“反哺”计划他从未提起过,但听起来确实合情合理。
林副主任沉默良久,突然问:“你在西安注册‘兰州拉面,也是这个考虑?”
苏宁坦然点头:“拉面的市场更大,但需要与兰州本地协调。我打算......”
“等等!”林副主任突然打断他,转向水花,“水花,你去楼下帮我买包烟。”
明显的支开。
水花看向苏宁,后者微微点头。
她只好拿起钱包出门,临走时担忧地回望了一眼。
确认水花走远后,林副主任关上门,声音陡然冷厉:“苏宁,别跟我玩花样。你的想法是什么,我可是一清二楚。”
苏宁却是不以为然的看向眼前的林副主任:“林主任,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林副主任眯起眼睛,“哼!现在你不过是搞这些暗度陈仓的把戏......真当我是傻子?”
苏宁的手在桌下攥紧,面上却依然平静:“林主任,我一不偷不抢,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至于商标注册,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扶贫产业。如果您不放心.……………”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而且所有的股份都是在水花和我父母的名下,这可算不上是什么因公废私。”
林副主任接过文件,仔细审阅。
这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声明,苏宁将“西北风情”35%和“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的股份交给李水花和苏大强夫妇。
“你小子......”林副主任的表情复杂起来,“到底图什么?”
“图个心安。”苏宁直视对方的眼睛,“我娶了西海固的姑娘,就是西海固的女婿。这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水花才会开心。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连老练的林副主任也一时语塞。
这时,水花买烟回来了,房间里的紧张气氛顿时消散不少。
“林主任,您的烟。”水花小心翼翼地把红塔山放在桌上。
林副主任看了看烟,又看了看眼前这对年轻人,突然长叹一声:“罢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我老头子不管了。不过......”
他指着商标申请文件,“这个得加上‘西北风情’作为联合申请人。”
苏宁毫不犹豫地点头:“没问题。”
林副主任离开后,水花立刻关上门,背靠着门板长舒一口气:“宁哥,他是不是发现了......”
“没事了。”苏宁安抚地搂住她的肩膀,“明天我们去见沙县餐饮协会的几位老师傅,把合作敲定。”
水花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刚才说的“反哺”计划,是真的吗?”
苏宁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水花,你知道为什么我非要注册这些商标吗?”
水花摇头。
“因为味道是有根的。”苏宁轻声说,“就像沙县的扁肉,兰州的拉面,西海固的馓子......它们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我不想让这些记忆被商业冲淡,所以要先把根护住。”
水花似懂非懂,但她知道丈夫在做一件重要的事。
她翻开笔记本,继续完善今天学到的配方。
灯光下,她的侧脸专注而柔美。
苏宁望着妻子,眼中满是柔情。
他悄悄从行李夹层取出另一份文件......
“宁夏水花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证书。
窗外,沙县的夜色渐深。
远处霓虹闪烁,那是刚刚兴起的商业街。
1992年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席卷每一个角落,连这个闽北小城也不能例外。
第二天清晨,当水花醒来时,发现苏宁已经整理好了所有材料,正在桌前写写画画。
见她醒了,苏宁兴奋地招手:“水花,来看这个!”
纸上是一个详细的“中央厨房”设计图.......
原料统一采购、半成品统一加工、配方统一标准。
“我算了算,如果能在西安、厦门建两个中央厨房,辐射半径500公里内的所有门店……………”苏宁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三年内,我们能让’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开遍半个中国!”
水花被丈夫的激情感染,也跃跃欲试:“那兰州拉面呢?”
“那是下一步。”苏宁笑着收起图纸,“走,今天去见沙县的老师傅们。记住,咱们现在是‘西北风情的考察员,别提商标的事。”
两人出门时,谁也没注意到招待所对面的茶楼上,林副主任正拿着大哥大低声通话:“......对,他注册了好几个商标......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您放心,我会盯紧的…………………
电话那头,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了什么,林副主任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明白。必要时候,我会采取行动。”
挂断电话,林副主任望向窗外。
街道上,苏宁正体贴地帮水花拦出租车,看起来就像一对普通的年轻夫妻。
但谁能想到,这个西北来的小子,正在编织一张覆盖全国的餐饮大网?
更让林副主任不安的是,他隐约感觉,苏宁背后似乎还有另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这一切…………………
宁夏水花餐饮文化公司的账本上,突然多出了一笔三千万元的汇款。
水花盯着这个数字反复核对了三遍,手指微微发抖。
汇款方是“厦门山海情投资有限公司”,备注写着“设备采购款”。
问题是,公司近期根本没有向厦门采购任何设备。
“宁哥,这个......”她拿着银行回单找到正在开会的苏宁。
会议室里,各地分店经理正在汇报“沙县小吃”的扩张情况。
苏宁瞥了一眼回单,脸色不变:“先放我办公室,晚上再说。”
水花欲言又止。
这已经是半年内第三笔神秘汇款了,总额接近五千万元。
每次问起,苏宁总是轻描淡写地岔开话题。
夜幕降临,西安总部大楼的灯渐渐熄灭,只有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还亮着灯。
苏宁关上电脑屏幕:“水花,今天那笔汇款,是最后的启动资金。有了它,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的中央厨房就能按时完工。
“可这钱到底从哪来的?”水花坚持问,“那个山海情资本………………”
“一个老朋友的公司。”苏宁站起身,走到窗前,“水花,有些事我现在还不能说。但你相信我,这些钱来路清白。”
“
水花望着丈夫的背影。
窗外的霓虹灯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独。
结婚三年,她第一次感觉看不透这个男人。
“我去看看研发中心。”水花最终选择暂时放下疑问,“明天兰州来的老师傅要验收拉面汤底。”
“好。”
走出办公室,水花长舒一口气。
电梯下到三楼,研发中心依然灯火通明。
透过玻璃墙,她看到技术员们围着一大锅汤忙碌着。
那台价值八十万的设备,正是用上一笔神秘汇款购买的。
“李总!”技术主管小张看到她,兴奋地招手,“快来看!这台汤料分析设备真的是太棒了,我们终于选出了最完美的汤料配方。”
水花走进实验室。
设备旁边的电子屏显示着温度、配方、咸鲜度等26项参数.....
这正是她花了三个月时间,将兰州拉面分解出的标准工序。
“李总,尝尝?”小张端来一碗刚出锅的实验型拉面。
水花挑起一筷子。
面条筋道,汤色清亮,咸鲜适中,油泼辣子的香气扑鼻而来。
闭上眼睛,几乎分不出这是食品工业化量产的。
“马奶奶他们试过了吗?”水花问。
“试了。”小张压低声音,“老太太当场哭了,说‘祖宗的手艺成科学了‘。”
水花鼻头一酸。
她想起在西海固的日子,一碗白面都是奢侈品。
如今,这种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美味,正通过标准化生产走向全国。
次日清晨,西安郊外的中央厨房工地机器轰鸣。
这座占地五十亩的工厂,将成为“兰州拉面”向全国扩张的第一个心脏。
苏宁和水花戴着安全帽,陪同兰州餐饮协会的考察团参观。
“我们的目标是,任何一家加盟店的味道都与兰州老店无异。”苏宁指着正在安装的流水线,“汤料包统一配送,面条现拉现煮,辣椒油......”
“苏主任,”一位兰州老师傅突然打断他,“你们用机器代替人工,这面还有灵魂吗?”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苏宁身上。
“马师傅问得好。”苏宁不慌不忙地走到操作台前,“您觉得什么是拉面的灵魂?是兰州老师傅的经验,还是......”
“是心!”马师傅拍着胸口,“做面的人要把心意揉进去!”
苏宁笑了,转向水花:“这个问题,请我们李总回答。
水花没想到会被点名,脸一下子红了。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马师傅,我在西海固长大,从小吃的是杂粮窝头。第一次吃拉面,是在兰州上学的表姐带回来的......”
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那时候我就想,要是家乡的孩子们都能吃上这样的面该多好。”
她指向窗外的厂房:“这里每天能生产十万份汤料包,意味着全国十万个孩子可以像当年的我一样,尝到这份幸福。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心意吗?”
马师傅愣住了,随即哈哈大笑:“好!说得好!我老头子服了!”
考察团离开后,苏宁悄悄握住水花的手:“李总,讲得真好。”
水花抿嘴一笑:“实话实说而已。”
两人正说着,秘书匆匆跑来:“苏主任,李总,厦门分店出事了!”
原来,“沙县小吃”在厦门中山路的第一家直营店,遭到当地餐饮协会的围堵。
对方声称“西北人不懂闽南味”,要强行关店。
“我亲自去处理。”苏宁眉头紧锁,“水花,你留下盯着中央厨房的进度。”
水花却摇头:“不,这次我去。沙县的配方是我一手整理的,我最清楚。再说你现在的身份也不合适出面。”
苏宁犹豫片刻,点头同意:“带上法务团队。记住,我们手续齐全,不用怕。”
当天下午,水花就飞赴厦门。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个曾经连普通话都说不利落的西北姑娘,在调解会上用流利的商业术语和精确的成本分析,让当地餐饮协会哑口无言。
当她把“沙县小吃”的加盟政策娓娓道来......
免费培训、原料直供、利润分成......
不少反对者当场心动变成了合作意向者。
“李总,”会后,厦门餐饮协会会长私下找到水花,“你们夫妻俩不简单啊。不过......”
他欲言又止,“小心林副主任。他和厦门的某些势力,关系很深。”
水花心头一紧:“什么意思?”
会长摇摇头,不肯多说,只递给她一张名片:“需要帮忙时,打这个电话。
带着满腹疑问,水花返回银川。
刚出机场,就看到公司LED屏上的喜报:“兰州拉面”全国门店突破500家!
更让她惊讶的是,苏宁带着全体员工在广场上列队迎接。
当晚的庆功宴上,觥筹交错。
水花端着果汁(她酒精过敏),看着意气风发的苏宁在宾客间周旋。
林副主任也来了,喝得满脸通红。
“李总啊!你嫁了一个厉害的男人。”林副主任突然凑过来,酒气熏天。
话没说完,他就被助手扶走了。
但这句话像根刺,扎在水花心里。
她想起那张西装革履的老照片,想起神秘的三百万汇款,想起厦门会长意味深长的警告......
窗外,银川的夜空繁星点点。
更远处,上千家“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的灯箱,如同星辰般照亮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而在西海固的老家,苏大强正捧着儿子寄来的最新款收音机,向邻居们炫耀:“听听!中央台在报道咱‘西北风情呢!”
收音机里,播音员字正腔圆:“......宁夏水花餐饮文化公司创新扶贫模式,带动十万农户脱贫致富......”
马奶奶坐在炕头,嚼着孙子从兰州寄来的牛肉干,笑得合不拢嘴:“水花那丫头,打小我就看出她有出息!”
只有马喊水蹲在墙角闷头抽烟,听着收音机里的报道,脸色阴晴不定。
他摸出兜里的老式诺基亚手机,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喂,李大有吗?我们应该好好谈谈了。”
1993年的春风,吹过黄土高原的沟壑,也吹过沿海高楼的玻璃幕墙。
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一场关于美食与财富、传统与现代的传奇,正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