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1书院】 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疏影阁。
娘仨坐在凉亭里,白倾柔在纳鞋底,姜云姝拿着一本医书,姜云爱则认真地学做抹茶,巩固韩嬷嬷今天教习的内容。
消息传到院子里以后,娘仨也惊讶不小,但都真心为贾燕感到高兴。
“二舅母肯定高兴坏了。”姜云爱笑着,手里动作不停。
白倾柔停了针线,“文松本就是个听话聪颖的孩子,我当时就觉得他是个能成大器的人,没想到他还真考中了状元。”
印象中,白文松沉稳冰冷,却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姜云姝放下医书起身,“我们一起去道句喜吧。”
白倾柔也觉得有这个必要,遂拉起姜云爱,高兴道:“走,一块儿去。”
二房对她们多有照顾,这些年二舅母对她也不错,姜云爱虽再想学规矩,也放下了手中的半成品,开开心心地跟着娘亲和姐姐去了。
刚踏进西院大门,就听得里头的欢声笑语。
偌大的院子,此刻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有大房的,也有二房的,一些鲜少露面的姨娘庶子庶女也赶了过来,花花绿绿的,好不热闹。
贾燕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穿着一袭紫红色纱裙,就像枝头最灿烂的牡丹,“哎呀,松儿能有今天,也靠大家平日对他的教导,他考中状元是应该的。”
“二夫人你这就客气,文松天资卓越,那是他自己勤奋,我们可不能抢功,沾沾光就不错了。”身旁的姨娘奉承道。
白倾柔娘仨笑意盈盈地走过去,贾燕看了一眼,立刻迎了过来。
“恭喜二嫂嫂,贺喜二嫂嫂。”白倾柔亲热地拉住她的手道。
她也顺势握住,“同喜同喜。”
姜云姝和姜云爱同时行了一礼,“恭喜二舅母。”
“你们真是太见外了,快快起来吧。”她笑着将二人扶起来。
白锦兰此时也走了过来,看着满满一院子的人,“娘,我们一起去暖香斋吧,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祖母,让她老人家也一起高兴高兴。”
“对对对,咱们赶快去暖香斋。”贾燕高兴得脑子都做不了主,拉着白倾柔就往外走。
白倾柔哭笑不得,也真心为她感到开心,娘家出了一个状元,怎么样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一伙人跟着来到暖香斋,岂料老太君早就听闻这事了,赶紧让雪婆将前厅收拾出来,奉茶摆上点心,好好招待大家。
没多久,大夫人甄氏也赶着过来凑热,一并祝贺贾燕。
这些天相处下来,发现甄氏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不似康玉梅那般争强好胜,贾燕也跟着收敛性子,两个妯娌也算一团和气。
家宅和平,老太君也跟着静心不少,有时候还会想,以前自己为何要护着康玉梅,不成器的东西早就该休了。
满满当当一屋子人,唯独没有白画兰和白心兰,白画兰是心里恨,一面恨白文松太优秀,一面怨白文杰不争气。白心兰却只觉得羞,没脸去凑这个热闹。
大家道完喜以后,知道贾燕还要张罗白文松的院子,都识趣地各回各院。
如今白文松高中,对本就是掌权的二房来说如虎添翼,好在甄氏是个性子柔的人,大房在她的引导下,也跟着被二房善待,下人的日子竟然比以前还要好过。
翌日一早。
白世国、贾燕和白锦兰就起了个早,洗漱吃完饭以后,迫不及待地赶往城门,对着城外的行人翘首以盼,就念着自家的状元郎。
大约一个时辰以后,一辆马车映入眼帘。
“世国,你快看,那是不是咱们松儿的马车啊?”贾燕激动地指着外面。
白世国和白锦兰看罢,无奈一笑,“哥哥马车上挂着红绸,娘亲莫不是高兴糊涂了?”
贾燕不以为意,继续垫着脚尖打望。
那辆马车缓缓进了城门以后,紧接着,一辆挂着红绸的上乘马车跟着进城。
“是了是了!”贾燕惊叫一声,也顾不得什么礼仪,掀起帘子跳下马车,匆匆跑了过去。
马车刚进城门,忽见一妇人拦路,车夫登时呵斥道:“何人挡道,你可知里头坐的是谁,冲撞了大人,你该当何罪!”
贾燕一愣,明白过来以后,又是一喜,赶忙道:“松儿,是娘啊,娘来接你了!”
车夫看着她,神色一惊,只见车厢一动,穿着状元服的白文松已经跳下马车,两步走到贾燕身旁,一把握住她的手腕,神色动容,“娘!”
看着高大俊朗儿子又成熟了许多,贾燕眼看就要落泪,白锦兰和白世国随即赶来,一个抱着她,一个拉起白文松,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进了马车。
青州人早就听闻白府中了个状元郎,看着挂满红绸的马车,纷纷驻足打望,脸上带着笑容,或羡慕或憧憬。
童子们懵懂无畏,却知道跟着凑热闹,边跑边喊状元郎,吸引了一路人的目光。
马车停在白府大门,老太君、白世昌、甄氏和白倾柔早已等候多时,见白文松一下马车,大家纷纷喜极而泣,哭作一团。
周围的看客见了,如同自家儿郎高中一般,也情不自禁地抹着开心的泪水。
进了春晖堂,大家一起吃茶聊天,问了许多京城的事。
最后,白文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姜云姝,又看了一眼白心兰内敛的神色,以及额头上的凤仙花,视线最后落在笑容温和的甄氏身上,心中感慨颇深。
看来这半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怕他分心影响考试,老太君将内宅的事全部压了下来,只报喜不报忧。
大家聊得差不多以后,又一起移步到知春阁,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团圆饭。
三天以后,白府大庆,青州有头有脸的家族都来了,沈知府、柳府、白世国的同僚、白世昌的商贾朋友等等,宴席就摆在花园里,和姜云姝及笄礼那日一样热闹,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一扫前阵子的阴霾,白府上下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团圆以后,白文松就要准备回京上任了,恰好韩嬷嬷也教习得差不多,也要回宫,两人正好结伴而行。